小镇造物志(一)丨从汨罗江到东南亚,一双洞洞鞋的出海征程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3-17 16:24:35

【编者按】

“小镇造物志”是汨罗市融媒体中心2025年推出的多形态纪实系列,以“解码乡镇经济密码”为叙事内核,通过“轻量化传播+短视频场景化表达”的融媒体思维,呈现汨罗15个乡镇企业的产业突围路径、人才造血机制与文化活态传承。

从一双手工洞洞鞋的全球化之旅,到深山泉水的“华丽”转身,我们试图以“一物一产业”的真实视角回答:

汨罗基层如何生动实践乡村振兴?内陆乡镇如何凭“小物”撬动“大振兴”?

由闲置小学改建的鞋厂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 姚望)在湖南汨罗神鼎山的褶皱里,藏着一座正在改写东南亚足下生态的工坊。当阳光漫过汨罗江的支流,这座年产两百万双洞洞鞋的工厂,正用塑料粒子编织着属于中国乡镇的出海叙事。

出口东南亚、非洲国家的洞洞鞋

穿过蜿蜒的乡间小路,惊起路边的狗吠。闲置的乡村小学内,金属卷帘缓缓升起,机械的韵律扑面而来。

"没想到吧,在我们神鼎山这个小山村,我们在给国际大牌代工。"湖南汨罗祥顺鞋业的创始人李少祥手拿鞋底雕刻了"CROCS"标识的洞洞鞋,这道痕迹即将印上东南亚的潮热土地。“我们的品质、我们的价位在东南亚都属于中高端为主,有一定时尚性,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喜欢穿。”

洞洞鞋的设计非常适合东南亚天气

在170℃的模具下,每天有2000双鞋在此诞生。质检员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解密:"鞋子上有很多个排气孔,穿着就有一种‘踩屎感’。"她手中的鞋楦比常规款宽出20%,正是为热带地区宽脚型量身打造的生存智慧。

看似粗犷的洞洞纹路藏着流体力学的考量,可旋转的后跟带比拖鞋更牢固——这些来自湘北丘陵的解决方案,正在缓解湄公河三角洲的闷热。

厂房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

"做不完,一直做不完,我们现在一直在找新的厂房。"李少祥手插口袋,有些苦恼自己的厂房摆不下更多设备,"明年、后年的话,我们的规划是把设备翻三倍,那产量就是一个double吧。"从沿海起步,李少祥把机械设备和过海的货柜车渐渐都带回了老家。

暮色中的厂房轮廓渐隐,流水线的余温却仍在延续,前来面试的邻村老乡也满意地离开了厂房。他知道这里工资稳定,离家还近,打算明后天就来上班。

前来面试的邻村老乡

不过,他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沾染着湖南山野气息的塑料鞋,既丈量着东南亚市井的烟火,也丈量着中国乡镇企业走向深蓝的航程。当最后一缕余晖为厂房镀上金边,我们突然读懂:中国乡镇企业的出海叙事,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重量。

一审:张   咪

二审:刘晓元

三审:谢   江

责任编辑:谢江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