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欧阳神军 临湘融媒)近年来,临湘市加快林长制品牌打造和创新示范,通过"林长领衔产业链""科技赋能基层网""跨部门执法闭环"三大突破性实践,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答卷,成功入选岳阳市林长制十大创新案例。
近年来,临湘市把竹产业作为调整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任务来抓,探索推出了“林长+竹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把竹木家居产业园纳入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配套出台用地保障、品牌推广等12项政策,成功打造出了“临湘·竹香家居”区域品牌。
临湘市特色产业办 王拓:以前每吨毛竹卖800元,现在加工成家居产品,附加值提升15倍。
从竹地板到智能竹灯,如今,"临湘·竹香家居"品牌的200余种产品已经远销20多个国家。
临湘市林长办负责人 周斌:目前,竹木经营主体已达630家,竹产业总产值飙升至58.3亿元,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临湘市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员的专业优势,组织他们深入一线,在油茶种植管理、楠竹低改等多个领域开展常态化技术指导。在临湘市五尖山林场,林业科技员通过移动终端,将刚采集的森林资源数据实时回传至林长制智慧平台。
林业科技员 汤震: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不仅能帮助林农提升种植技术,还为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这支由120人组成的专业队伍,已完成138个森林督查图斑现地核查、988个林草湿普查外业核实,精准度达100%。技术赋能带来治理效能倍增:无人机巡林实现重点林区全覆盖,油茶林"健康档案"动态监测系统使病虫害预警响应时间缩短70%,"林长制APP"累计处理群众报件362起,办结率98.6%。在优化部门协同方面,临湘市推行“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工作模式。通过设置3个执法中队,建立"林长+公检法"协作机制,近三年查处涉林行政案件236起,移送公安刑事立案12起,破解林业行政案件执行难、落实不到位和涉林违法犯罪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创新建立的同步调查、同步取证、同步督办"三同步"机制,使案件办理周期缩短40%,推行的"补植复绿"等替代性修复方式,已恢复林地面积230亩。临湘实践构建了"制度牵引-科技支撑-法治护航"的治理闭环。
临湘市林业局党组书记 陈云虎:林长制从"单兵作战"转向"系统集成",竹产业升级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困局,智慧化管护弥补基层力量短板,刚性执法遏制生态破坏冲动。
截至目前,临湘市森林覆盖率已提升至56.8%,林业经济对GDP贡献率三年增长了9.2个百分点。临湘模式已成为《林长制创新实践指南》的一个模板,其"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为长江经济带林业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