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有岳·新思想青年说”】(第二辑)第五期:惟改革者进 惟开放者强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3-04 09:01:10

导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岳阳市深入推进青年理论学习“先锋行动”,成百上千名青年以各种形式加入“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群众性理论宣讲大军,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与理有岳·新思想青年说》微视频栏目是一个青年为主体,面向青年的理论学习传播品牌,以青年视角关注时代,以理论阐释解读热点,力求“大众化、通俗化”,“小切口、大道理、广覆盖”,既富含思想的“学理味”,又呈现理论的“青年范”。




我身后屹立在城陵矶老港口的这栋二层卷廊西式建筑——上洋关,今年已经124岁了。它是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清政府为筹集战争赔款、被迫开埠通商而设立的,是湖南省第一个海关。是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罪证,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标志。1980年,城陵矶港被国务院宣布为对外开放贸易港口。

图片

岳阳在开放的路上,奔走了44年。沿着长江大道一路北去,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开放气息。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三湘大地,开启了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并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尝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

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是湖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部”战略定位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湖南融入“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这里港口、铁路、机场高度集中,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跻身长江中游枢纽大港,水运航线贯穿全省水系,对外开通上海港“点对点”快班、港澳直航航线和至日韩、东盟、澳大利亚的接力航线,构成“水公铁空”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
岳阳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大力实施 “以港兴城、以港兴业”战略,建设了国际集装箱港等八大专业装卸作业区,与全国铁路联网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开通了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和对接“一带一路”的多式联运陆上通道两条通向世界“双栖通道”。“三区一港五口岸”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建设,更是为岳阳插上了开放的翅膀。

图片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陵矶新港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陵矶新港区以全市1/150的土地,贡献了全市80%的外贸业绩,打造了先进制造集聚区、临港经济示范区、改革开放引领区。区内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十年蝉联全市第一。
岳阳着力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岳阳城陵矶综保区,引进了一大批优质外贸制造企业,使国外市场的原材料、技术和品牌,与国内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深度融合,打造了全球最大喷墨打印机生产基地、全球最大智能显示绑定加工基地、全球最大遥控器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大半导体产业园、中南地区最大的调味品加工贸易集散地、中部地区最大平行进口汽车检测、改装、贸易的集散地。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实现“百万粮港”目标,成为“中南最大”的油脂加工基地。

图片

从落后屈辱到开放兴盛,岳阳用实践证明了对外开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南着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要充分利用湖南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基础,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作用,深化中非经贸合作,不断提升湖南的开放能级和国际化水平。

图片

目前,岳阳正围绕打造中非大宗货物工贸深度合作区目标,加快科特迪瓦、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棕榈油、橡胶、葵花籽等原料加工产业投资,加强东非西非海外储仓建设,扩大非洲云母矿进口贸易,致力打造全国云母产业集成地。着力建设“湘沪非”江海联运大通道,打造中西部地区对非物流中心;推进中非海关AEO互认合作,搭建完善对非经贸合作平台,在湖南中非经贸合作上充分发挥口岸开放优势,成为拉动湖南中非经贸发展的重要引擎。

图片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打造中部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岳阳开放的步伐只会越迈越开、越迈越大!


栏目主办单位

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
中共岳阳市委组织部
中共岳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共青团岳阳市委员会


责任编辑:周冰冰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