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区松杨湖街道:深入推进文明殡葬 办好群众“身后事”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2-25 19:11:48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通讯员 刘丹呈鞠躬取代鸣鞭、鲜花代替烧香、默哀寄托哀思......自古以来,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大修大建墓地之风较为流行,不但加重了生者负担,还会占用大量土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文明殡葬岳阳市云溪区松杨湖街道滨湖村作为农业村,一直将移风易俗作为重点工作,并在2019年开始殡葬改革试点,经过6年的探索,其丧葬陋习逐渐破除,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制度先行,规范殡葬管理

滨湖村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倡导“厚养薄葬”理念,大力推行鞠躬默哀、鲜花祭祀等文明礼仪,并建强红白理事会协助村委会共同监督落实。村委会和红白理事会成员明确责任划分,在村中有人去世后,第一时间上门悼念并指导丧事程序。针对农村长期存在的“建活人墓”现象,村委会对村内的“千年屋”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逐一入户进行政策宣讲和文明劝导,对登记的“千年屋”统一回收补偿,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让殡葬“清风”广为吹拂截止目前,滨湖村已经将57座散葬坟墓迁入公墓山,再难见到“千年屋”“活人墓”等,基本实现生态安葬全覆盖。



滨湖村宣传栏上刊登的《村规民约》


党建引领,凝聚改革合力


滨湖村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组织80余名党员带头执行殡葬新规并引导群众参与。2020年2月,老党员李志明因病去世,子女说:“父亲是老党员,一定要支持移风易俗及殡葬改革工作,为父亲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李志明的子女没有办理丧事,直接将父亲送至公墓山火化后安葬。2023年,83岁老党员李昌明逝世后,其家属也主动放弃传统丧葬仪式,在举办简朴追思会后就将遗体送入公墓在这样一批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下,村委会和红白理事会的工作“渐入佳境”,主动选择不燃放鞭炮、不采用土葬的党员、群众越来越多。村党总支书记陈容介绍,通过党员示范、亲属带动、邻里监督的“三级联动”,全村连续6年保持遗体火化率、公墓安葬率双100%


多维宣传,培育文明自觉
滨湖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深化宣传实效。线下利用宣传车巡回广播、组织村干部入户宣传、开展道德评议等活动铺开传播触及广度;线上依托村民微信群定期推送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深化传播触达深度。针对老年群体,村委会还会常态化开展摸排,建立60岁以上老人信息档案,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展走访,提前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每逢春节、清明等重点时节,村委会都会和“三长”一起值守。村民普遍反映,如今大操大办、焚烧纸钱等现象已基本消失
通过移风易俗滨湖村释放土地资源5.5亩,节约村民治丧支出60余万元,连续两年获评“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明实践样本。
责任编辑:方莹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