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洞庭湖成越冬候鸟首选地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2-25 19:57:52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欧阳神军 屈原融媒)洞庭湖被誉为“长江之肾”,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越冬水鸟的首选之地。据统计,去冬今春,洞庭湖区共记录水鸟7目12科71种,数量高达45.62万只,占据监测总数的绝大多数。


在位于东洞庭湖水域的采桑湖和大小西湖湿地里,成群的雁鸭类候鸟集聚而栖,悠闲地在浅水中滑行,近五十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夹杂在野鸭群里晒着太阳,相互梳理羽毛。去年起,为了保护候鸟栖息地,岳阳市加强湿地水源管理,通过调水、补水及生态修复等工序,促进采桑湖及大小西湖湿地涵养水源充足,为候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态链。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桑湖站副站长 周钰淮:今年我们这个小西湖的那个鸟类的数量和种类,相对于往年是增多了很多。我们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我们这个大小西湖以及这个采桑湖区,总体的鸟类数量大约是32000多只,主要还是以雁鸭类为主,像罗纹鸭和豆雁是最多的。


在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东古湖湿地里,一大群小天鹅在这里停留聚集,成双成对地在荷花稻田里拨掌欢游。为了保障天鹅安心在东古湖越冬,屈原管理区根据其栖息习性,对稻田保留30公分的水位满足天鹅降落要求,同时预留部分水稻秸秆、藕茎等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并在周边设置隔离带减少人为干扰。今年,东古湖湿地监测到小天鹅近3000只。


屈原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骏:这个环境好不好,不是人说了算,而是鸟说的算。因为连续5年,这个小天鹅或者其他候鸟能够在我们东古湖啊,在屈原现在这个栖息越冬的话,说明我们这个环境是他肯定很喜欢的。


近年来,屈原管理区林业部门启动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工程,通过渠系疏浚、自然修复等措施,开展“被损”小微湿地修复。从2020年开始,西伯利亚小天鹅连续五年落户东古湖湿地。


去年以来,岳阳市持续推进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将江河湖水与区域当中的湖泡和湿地相连,形成河湖互济的大水网,让大湖湿地实现水源可调,通过生态补水丰富食物生态链,为候鸟们提供更多栖息地的选择。


责任编辑:姜徕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