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湘阴融媒 张千帆)湘江航道虞公港一期项目开港运营后,岳阳港再添两个五千吨级泊位,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将有效辐射拉动长江干线城陵矶港口的货物向内陆地区延伸,带动大宗散货集散,为长株潭地区实体经济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多元化保障。
在虞公港作业码头,两座大型门座式起重机正在不停地装卸货物,水上船舶排队进出,整个港口繁忙有序。由湖南钢铁厂生产的近千吨钢材,通过起重机从湘津市货1758船分批吊运到海鸿188船上,这种小船换大船的作业方式,过去仅能在城陵矶港完成。虞公港开港后,小船就近换装,缩短了近100公里的航行距离,整体成本明显下降。
海鸿188船船主 李都强:现在大船可以直接都能到了虞公港之后可以驶向长江,运输的成本大概我们节约了3元(每吨)左右。
目前正值长江洞庭湖流域冬季枯水季节,湘江下游航道变窄,超过1000吨级的船舶航行受阻。在虞公港,这种“过驳直装”作业成为最好的选择,不仅有效减少码头堆存压力、提高货物周转率,还降低了公司装卸成本。
虞公港生产部中控调度室主任 王玄:我们已经新建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货运泊位4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990万吨。2027年,我们将完成12个泊位的建设,实现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800万吨。
虞公港常年通航能力5000吨级,丰水期可到1万吨级以上,不受上游湘阴至长沙航道每年近4个月枯水期的限制,相当于把长江黄金水道向湖南内陆延伸近100公里。目前,湘阴县同步加快构建虞公港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推动虞公港铁路专用线、芙蓉北路北延线物流通道建设,实现“铁公水”三路融合,进一步增强港口联动和运输中转能力,为岳阳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深度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