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彭杨 廖湘明)企业是经济主体。为助推岳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多措并举,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实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良策、谋实招,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献计出力。
今年5月份以来,市政协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实情况”作为民主监督课题。课题组采取集中调研、实地监督、部门座谈、问卷调查、对比研究等方式,对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岳阳实际和调研情况,围绕政策落实的短板,提出了有关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法治保障、强化要素支撑、促进民间投资、营造亲商氛围的建议,持续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地落细,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 廖广:建议强化中央到地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政策的落实工作,及时评估政策落地实效;深度挖掘商协会组织的功能和优势,快速解决好企业的急难愁盼;引导行业整合资源、重组并购、提升效能,促进行业优质发展;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信心,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政协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民主监督课题。课题组先后赴汨罗市、岳阳县、云溪区、临港新区开展专题调研,走访37家生产企业,对接联系8家市直主要执法单位,学习借鉴山东威海、深圳盐田等地经验做法,围绕如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探讨交流,提出了有关健全政策法规、优化政务服务、转变执法理念、加强执法监督的建议,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走向深入。
市政协常委 李慧: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其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就成为最直接最重要的推进方向。为此,我建议应实施行政执法备案制,杜绝随意执法,探索建立企业“安静生产期”模式,压减执法次数,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效能,构建多元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市政协委员 彭春林: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质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法治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