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欧阳神军)为期2天的岳阳市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完成各项议程于今天下午落幕。在“回娘家”的几天里,200多位来自各界的归侨侨眷代表和特邀嘉宾共话家乡变化。在多领域投资兴业、传播中华文化、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岳阳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过去五年,全市各级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岳阳市侨联被评为全省仅有的两个“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之一。与此同时,各级侨联充分利用海内海外“两个平台”优势,全力服务岳阳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贤引智工作,创建“海归人士创新创业”“侨资企业家面对面”“归侨侨眷技能培训”等工作平台,举办侨海论坛、侨企沙龙等活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湖南省“聚侨兴湘”(岳阳)活动,现场成功签约项目20个、项目资金151.92亿元。一批来自海外的特邀嘉宾们在参会后表示,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巴陵大地上到处都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大家希望利用各自优势,当好岳阳对外发展的推荐官,将岳阳文化、岳阳产品以及岳阳的人文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西兰湖南同乡会常务副会长 朱迎玉: 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受到了家乡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岳阳人以及海外顾问,我希望我能做到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我们岳阳的产品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副会长 刘韵: 经济和生态环境和人文交流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一次感受到有这么多的海外嘉宾,我们肯定是以侨为桥,当好岳阳的推荐官,宣传员,宣传岳阳的文化,美景美食,同时为岳阳的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
柬埔寨湖南侨商会常务副会长 彭朝辉: 接下来我们希望将我们岳阳的名优产品。比如平江辣条、毛毛鱼等网红食品推荐出海,在侨商汇的供应链上做好商品出海的各项工作。同时我们也会发挥好我们侨海优势,为更多的海外岳阳籍华人华侨回归建设,有兴趣投资兴业的华人华侨进行政策宣导,积极为湘商回归铺桥搭路。
未来五年,岳阳市侨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市委“1376”总体思路,围绕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接“创业中华”“聚侨兴湘”等中国侨联、省侨联品牌,深耕“以侨引侨、以侨引智、以侨引商”、海归论坛等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渠道。积极涵养侨务资源,加强侨商会、侨青委等平台建设,培育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广泛动员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矢志创新创业。不少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要积极投身到创新创新、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发展中,为“七个岳阳”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吉姆国际儿童教育中心(岳阳区域)执行董事 李智: 家乡的环境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创业的基地,有临港新区保税的集散中心,也有非常多有利于我们当代的青年人,特别是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这样的一个人才新政。
湖南理工学院校聘教授 万弘毅: 回到家乡,有家乡建设的自豪感,我们跟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共同申报获批省部级项目两项,也共同申报国家级的项目课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要把我们的科研注入这个寻常百姓家,也是将自己的这个科研的抱负跟我们7个岳阳的建设相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岳阳市侨联副主席 柳玲玲: 我将以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明确的工作方向为遵循,积极投身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岳阳发展添彩,为侨界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