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26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创新创造,构建共同未来”。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并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知识产权的范围比较广泛,常见的三大知识产权主要有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等。
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对国家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对企业而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规避侵权风险,保证企业安全经营。
对个人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调动人民的创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有哪些?
未经授权,在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表演和其他活动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伪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变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未经授权,在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和网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构筑物、场所等名称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为侵权行为提供场所、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权行为。
侵犯知识产权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其中赔偿损失在法定条件下支持最高达损失金额五倍的赔偿请求。行政责任主要针对比较严重的侵权行为,由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对行为人给予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侵权工具,罚款等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主要是针对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触犯《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行为人,判处不同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