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谢木子 周凌志 实习生 吴怡靓)今年初,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岳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规划融合,实现了“多规合一”,对健全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制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岳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我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市城乡建设、产业布局以及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同时,科学划定我市国土空间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科学布局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城镇空间,落实国家和湖南省对岳阳发展的总体要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刘理珩:融合了市直30多个部门的数据,统筹了1100 多个重点项目布局,这也是一部适应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规划,配套建设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监管提供全周期信息化支撑。
《规划》以“绿色崛起的区域中心、江湖交汇的文化名城”为目标,推动岳阳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确定城市性质为“一区两城”,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时,《规划》按照近期、远期、远景确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了底线管控、结构效率、品质生活等三大类18项指标体系,明确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等约束性指标要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周智勇:《规划》按照“江湖为心、东部山林、西部田园、中部城镇、拥湖发展、城乡和谐”的总体思路,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两带、两屏、三廊、多点”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中心城区形成“一心、六脉、两屏、多节点”的生态空间格局,使岳阳西吞吴楚千江水,东抱潇湘万里山的山水生态环境与岳阳楼文化交相辉映。
《规划》以全球视野、系统思维来整体谋划,把握大事、着眼大局,校准国土空间规划坐标系,突出岳阳在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港澳发展轴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地位,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全面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淞:未来我局将全面响应国家战略部署,锚定“七个岳阳”美好蓝图,坚持“1376”总体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促绿色转型,抓耕地保护支撑粮食安全,以高效要素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活力、智慧城市〞为主线,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以高水平规划推动岳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