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谢木子 熊拓 实习生吴怡靓)1993年,宋星星从西安交通大学化工系毕业,进入湖南石化公司,三十年来,他在成为煤化工工艺专家道路上不断探索,先后获得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石化级科技进步奖、湖南省劳动模范、“岳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
回顾从刚入职到现在的成长道路,宋星星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四个阶段来概括。上世纪九十年代,宋星星在巴陵石化公司己内酰胺厂环己酮车间工作,后调入岳阳中石化壳牌煤气化有限公司专攻气流床粉煤气化技术。中石化总公司从荷兰引进世界一流的壳牌粉煤气化技术,由于水土不服,这套装置频发堵渣非计划停车,损失惨重。作为公司当时唯一的研究生,宋星星被委以重任解决这一堵渣难题。
中石化湖南石化有限公司煤化工工艺专家宋星星:我们就觉得对液体而言,它最重要的性质有两条:第一个是黏度,第二个是表面张力。我们对设备做了一个简单的改进,就是说我们把我们的那个石灰石添加剂改小。通过理论指导,再精心的计算,最后我们确定了改小以后的规模,就彻底解决了底椎损坏,为我们去年连续运行266天,打破世界纪录奠定了基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以后,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启动,湖南石化要求宋星星选择最适合己内酰胺产业链发展需要的煤气化技术。宋星星考虑到,己内酰胺是公司核心产业但副产不少高浓度有机废液,如何高效、低成本的处理这些废液是问题的关键。于是宋星星带领团队攻破己内酰胺废液与煤共气化成套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湖南石化己内酰胺搬迁项目,每年可节约己内酰胺废液处理成本5000万元,同时减少己内酰胺废液浓缩装置建设投资5000万元。
中石化湖南石化有限公司煤化工工艺专家宋星星:我们己内酰胺的废液,目前的处理成本大概是150块钱一吨,从我们的新装置投产到现在,大概我们已经处理掉了将近7万吨己内酰胺废液,取得效益大概是850万。事实证明,我们开车以后,我们的煤气化装置,一方面运行非常稳定,二一方面我们把我们己内酰胺废液基本上全部用完了。
宋星星积极响应落实中央双碳战略,2021年研发成功从源头降低碳排放的生物质与煤气流床共气化成套技术,2023年在湖南石化公司粉煤气化装置完成木质颗粒与煤气流床共气化工业试验,生物质掺烧比例达到10%,每天减少碳排放167吨,为世界首次生物质颗粒与原料煤气流床共气化工业实践。
中石化湖南石化有限公司煤化工工艺专家宋星星:下一阶段,我们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围绕新区己内酰胺部打造世界一流材料供应基地为目标,我们的重点将放在无机新材料的研发,我们要把我们煤气化装置排出来的灰、渣、绿饼,以它为原料,研发高价值的无机新材料,为建设特色,出色,绿色的新湖南石化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