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罗远 华容台 黄欧 王帅)“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岳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高标准推进绿色发展,加速加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如今,绿水青山的底色越来越亮,金山银山的成色越来越足,“一江碧水”成为岳阳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洞庭湖区重要的水系之一。为了让东湖长治久清,当地启动东湖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在华容县禹山镇中西湖伴山渠,水陆挖机挥舞长臂,工人们开挖沟槽、填充石笼、浆砌石块,正紧张有序推进生态缓冲带建设。
市生态环境局华容分局副局长 王翔:生态缓冲带是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有效减少农业面源多余的氮磷给水体带来的污染,美化河流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王翔介绍,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人工湿地和生态缓冲带两个方面。人工湿地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生物栖息提供多种生态服务,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市生态环境局华容分局副局长 王翔:预计2024年3月将会全面完工,完工之后将大幅提升水质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促进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建设“七个岳阳”,我市强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以来,岳阳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82.2%上升至86.8%,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43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35微克,2022年,城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考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从89%提升至94%,长江岳阳段连续5年水质优良率100%,东洞庭湖水质连续5年达到国家考核标准。现已监测到东洞庭湖越冬候鸟376种、25.5万余只,江豚由110头增加至162头,野生麋鹿由最初的10头发展到257头。“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为岳阳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