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希望通过本场演出
让全国琴友知道
岳阳不只是有《岳阳楼记》
洞庭不只是鱼米香
历代古琴曲,有数十首曲子
以岳阳的文化为题材
数量居全国之最
所以我们拍摄了纪录片
《岳阳洞庭思——中国古琴绕不开的山水城》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演出
为岳阳文化提出一个命题:
把古琴文化,打造成岳阳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岳阳文宗,洞庭琴韵
2024年元宵节岳阳楼
古琴文化系列活动
全国古琴名家名琴文艺演出
活动介绍
时间:2024年2月24日(元宵节)
19:30——21:00
地点: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大剧场
相关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岳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岳阳市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策划单位:上海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
协办单位:上海市徐汇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奉贤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岳阳市音协古琴专业委员会
岳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
本场活动将由央视频古琴频道、国琴网、抖音平台,国家“广电云″平台、岳阳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平台现场直播

2024元宵节全国古琴名家名琴文艺演出
节目单











赵子宁,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琴专业学生,自幼习琴,师从赵家珍教授启蒙开指并于201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2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黄梅副教授。曾获“敦煌杯”第四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少年A组金奖;第二届“弘琴杯”少年组金奖、擂台赛总冠军;2022“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A组“民乐之星”;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古琴职业少年组冠军;2023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琴中级专业组金奖,“南风杯”国际古琴大赛职业A组冠军。


朱晓捷,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馆长,浙江音乐学院古琴硕士。


张铁林,著名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导演、书法家。


王悠荻,古琴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同时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中国首位古琴演奏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家珍教授。2022年央视春晚《只此青绿》古琴配乐。悠荻古琴启蒙于龚一教授,亦师从谢俊仁博士。曾获 2009年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唯一金奖(古琴专业领域最高奖项),2021年文化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原文华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悠荻长期致力于古琴研究、表演、打谱、教学及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积极开展古琴与科技交叉融合研究,屡创佳绩。她曾出版个人演奏专辑,策划并主演多场古琴音乐会及讲座音乐会;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演讲并在IEEE等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国际会议中发表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作曲作品《渭城随想》获2021“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作曲大赛优秀作品奖;多年来,培养学生摘得全国古琴大赛数十枚奖项;主持项目《Al释谱——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古琴减字谱数字化平台》,孵化世界第一首人工智能生成古琴曲《烛》并作世界首演,该项目被收录于央视纪录片《数智纪》并获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


丁霓裳,武汉音乐学院古琴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上担任大型编钟节目《钟鸣九天》 古琴领奏。多次参加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等。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制作专题节目介绍其演奏艺术,如央视三频道《新文艺,新青年系列专题报道——丁霓裳:弦歌雅意,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国际电视台《传承中国》古琴非遗专题纪录片等。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梅庵派琴曲〈捣衣〉风格探源》《建国初期之琴曲〈广陵散〉打谱研究——以管平湖、顾梅羹谱本为例》等。


曾成伟,古琴演奏家、制作家,为当今琴坛最具代表性的蜀派琴家。继承外祖父喻绍泽的家学衣钵,操缦至今五十年,深得蜀派古琴艺术真昧,亦具备相当个性化的演奏风格。琴风稳健豪放、实而不华,音色淳朴清丽,下指稳重而干净利落。既有文人凝重典雅、不事小巧的气韵,又兼音乐家技法精准、演绎严谨的功力。曾成伟除演奏卓然成家外,所研制的古琴“雄、宏、松、透”俱佳。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


徐君跃,古琴世家,祖父徐元白祖母黄雪辉和父亲徐匡华为著名浙派琴家。现为浙江音乐学院、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琴会副会长、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西湖琴社社长、G20及杭州城市宣传片形象代表、获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卓越貢献奖,文旅部人才中心古琴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南宋文化传播大使、浙江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中国琴会名誉主席、台州市建国70周年最优秀的台州籍音乐家、杭州市上城区音樂家協會主席、杭州市上城区南宋学院院长、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等。


朱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先后主编编辑出版有:《半堂琴存—朱晞古琴演奏谱》、《松弦馆琴谱钩沉》、《松弦馆琴谱钩沉打谱CD集》、《古音正宗》、《大音大象》、《弘月山房词画集》等古琴书画诗词专著,录制出版了古琴CD专辑《梧叶秋声》、《守约深美》、《纤指流年》、《大音大象》、《十指连心》等。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古琴学会会长,苏州古琴学会会长。


丁承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顾问。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他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文化学者、琴瑟演奏家、音乐理论家。治琴学凡六十余年,是集学者与演奏家为一身的当代最具创造力的古琴艺术家。其琴学研究涉及多项中国乐律学与琴学历史悬案和疑难课题,如清商三调、楚调、侧调的形态,汉代琴制、《广陵散》的真相等,发掘并恢复失传千余年之古瑟调弦及演奏法,使上古时代的琴瑟和鸣重新奏响。主要论著有《中国造琴传统抉微》《吟猱论》《琴调溯源》《论五音调》 《朱载堉琴律研究》《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解读严澂——虞山琴派风格的形成与审美判读》《论楚商》《侧调论》《【广陵散】本末辨正》等;出版专著《琴上月令》《古瑟艺术论》(傅丽娜、 丁承运合著);出版光碟《琴瑟和鸣》《神人畅》《琴曲十二月》,黑胶唱片《白雪逸音》等;打谱发掘琴曲《神人畅》《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卿云歌》 《 扊扅歌》《修禊吟》《流觞》《南风畅》《高山》等。近年倾情从事琴瑟艺术研究与保护的公益活动,如2015 年在国家图书馆举办《道法自然、天地同和——论古琴的文化精神》十集系列讲座;荣膺“2017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18年 CCTV《国家宝藏》系列节目唐代古琴“彩凤鸣歧”国宝守护人;入选 2018 《武昌好人榜》;同年获“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称号;2019 年获“中华国乐文化传承·创新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奖;2023 年底,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琴书相会——文人琴家丁承运》特展,暨丁承运琴学研讨会。特展分为家学、师承、操缦、学术、 斫器、临池六个单元,全面展示艺术家个人琴学渊源与学术成就。


朱益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古琴学专业,湖南理工学院古琴专业教师,师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丁承运先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岳阳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理工学院屈原文化研究基地骨干教师。曾发表论文多篇,编著琴书《<离骚>琴曲集成》,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多项。2013年,举办岳阳首次古琴个人独奏音乐会,2012年创办微月古琴社,2022年创办琴德堂,举办多场古琴公益讲座与雅集,致力于向社会传播以古琴为载体的高雅文化生活美学。


李之夫,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专业委员常务理事、深圳箫研究会副会长、深圳竹里乐坊传统文化艺术创始人,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先生,来深圳后且多次向笛子演奏家孙永志老师学习,2012年在深圳成功举办个人师生音乐会。2018年拜师于管乐制作家蔡鸿文老师,开始向蔡鸿文老师学习尺八,2022年成立制作洞箫、南箫和笛子的作坊。


王佳子,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大提琴教师。8岁随赵重阳老师学习大提琴,后拜西安音乐学院大提琴副教授樊志刚门下,在学期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属高中,曾在西安小天使交响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并随西安交通大学交响乐团赴深圳广州巡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2003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先后跟随李继武教授,旅德大提琴家籍琳学习,在校期间曾担任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2007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随李继武教授继续深造,并受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DavidStrange以及香港演艺学院大提琴教授王磊等专家的指导。研究生期间,向张强和沈一郡教授习室内乐演奏,成功举办了多场重奏与独奏音乐会。20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2010-2011年受聘于广东省粤剧学校,担任大提琴教师。2011-2013年在广东民族乐团工作,随团演出达数百场。在职期间,曾多次受邀参加广州交响乐团,珠江交响乐团的演出活动,同时在中山市业余音乐学校担任大提琴教师。2013至今在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工 作。在校期间,曾获得中新国际音乐比赛广东省赛区重奏组金奖,湖南省本科三独比赛优秀指导老师奖,2018年入选中央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大 提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巩潇宁,青年琴人,上海市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传承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浙江音乐学院古琴表演硕士在读,导师为浙派琴家章怡雯。现为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首席古琴演奏员,上海市奉贤区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徐汇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巩潇宁古琴学习转益多师,丁承运先生为其开蒙,又跟随戴树红先生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知识,后随赵家珍老师系统学习古琴艺术。


王昆宁,青年唢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上海音乐学院首位唢呐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0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刘英教授。为了拓宽艺术视野,不拘泥于一家一派,对唢呐艺术精益求精,竭尽所能遍访各派名家汲取艺术精髓,曾师从青年唢呐演奏家吴玉辉老师,并得到著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杨礼科、吴安明、宋喜平和著名管子演奏家胡志厚、吴晓钟先生的悉心指导。 王昆宁的演奏技术娴熟、全面、音色甜美、曾成功举办多场个人唢呐独奏音乐会。首演现代室内乐作品《相声》、《三侠五义》、《唢呐爵士风》、《玄》等。


李琼,出生于湖北武汉。(原)武警总部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荣获中央电视台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特等奖;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独唱作品《山路十八弯》获观众最喜欢歌手奖,最佳演唱奖;作品《山路十八弯》、《三峡,我的家乡》、《八百里洞庭我的家》、《老王》、《 青滩的姐儿泄滩的妹儿》等均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曾荣立两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多次出访欧洲,美洲,非洲,亚洲进行艺术交流巡演。


赵家珍,中国当代杰出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荣膺第七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是迄今为止唯一问鼎该奖项的古琴演奏艺术家。专辑《琴》荣获2019年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专辑《禅意》获得美国格莱美奖入围资格;专辑《天地之音》荣获第三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民族演奏专辑大奖,是古琴演奏专辑首次问鼎该重量级音乐奖项。


李聪农,中国中央歌剧院敲击乐演奏家、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特聘教授、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美国PIVD国际大赛评委。他的敲击乐艺术精彩之处并非全是狂敲猛打之“力”作,而是敲击时静似银针坠地;动若奔雷震撼心弦。他演奏的各类打击乐器音色之纯正、动态之凌厉。经他演奏的打击乐作品个性更加鲜明,色彩更加饱满,形象更加立体,动中有静、刚中带柔、张弛有度、耐人寻味。2010年应旅美著名作曲家周龙先生之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首演其新作,打击乐协奏曲《鼓-韵》获得极大成功,在此曲世界巡演首站,德国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厅(concert hall)更获得欧洲观众的极大赞誉。当地报纸评论:李聪农先生演奏的中国打击乐器,音色的凸现是基于交响乐队整体动人旋律之上的,除了同样具有鼓声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外,更加具有音乐的旋律之美,他就如同一根红线贯穿所有的珍珠。


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大型古琴音像集成-国家出版基金《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作者。民国女琴家乐瑛再传弟子。


刘灏,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音乐理论研究者,博士,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音乐系主任。


薛蕙心,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师从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刘灏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本科、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均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保送和毕业。创作类型涵盖电子音乐、中国民乐、交响乐、歌曲、戏剧影视音乐等。作品曾获塞尔维亚第九届斯梅德拉沃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2022美国亚特兰大青年国际作曲比赛特等奖、第12届意大利阿米格达拉国际作曲比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等;论文曾获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学术论文比赛三等奖。作品曾上演于2023中国东盟音乐周“和风韶华”筝乐团专场音乐会、2023上音非遗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学术展演周音乐会、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2023“城市之光”世界地球日-中国作曲家专场音乐会、2022中国东盟音乐周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等平台。


钱迪阳,青年作曲家。师从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灏教授。中国电子音乐协会学生会员,键盘世界杂志专业合成器测评员,曾受邀为多款合成器进行评估,现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创作有大量电子音乐与传统作曲作品。曾创作的氛围电子作品《上海二十四小时》荣获全国青少年音乐创编大赛二等奖以及大赛优秀作品奖,幻听类电子音乐《宇宙之外》获得丹尼奖大赛入围奖。应用类电子音乐《水漫金山》获得EMAC大赛三等奖,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获得者。


该同志校考双第一考入上海音乐学院2018级计算机音乐。2022年本科保研直升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设计研究生部。师从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刘灏教授。荣获(第13、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专业组)第二名、2020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会最佳旋律奖品等。担任2020《我们结婚吧》(潘粤明主演、爱奇艺出品)影视配乐音乐设计与编曲。2020 魔都首家24小时光影艺术互动空间(MASTER 与山泽乐团联合打造原创融合电子与交响演出)担任音乐制作。2021 担任虎牙直播签约歌手。《剑仙无双》音乐制作、编曲。2021 担任韩国JC娱乐公司新FPS网络游戏游戏《GATE》里昂娜、杜望 编曲作曲等。


龚力娅,自幼学习柳琴,201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深入学习民族音乐作曲与柳琴,作曲专业先后师从著名作曲家朱晓谷教授、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刘灏教授,柳琴专业师从著名演奏家张碧云。2023年以作曲专业第一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民族音乐作曲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刘灏教授。2017年柳琴演奏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文华奖)”并有幸参加闭幕式展演;2018年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肆弦吟】;本科期间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阮族重奏《啰唻》 获2021"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新作品展评活动同类乐器组合银奖;团队项目“《铜音玉声,古韵成吟》为文物声学采样与多媒体音乐而作”获批上海音乐学院优秀学生“音才助飞”计划;民族室内乐作品《角樂勾栏》获2022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第十二届民乐作品(室内乐)作曲比赛三等奖等…2023年加入回声当代乐团(上海),担任柳琴、中阮声部,古筝独奏作品《那天,海梦见…》于2024年初由回声当代乐团在阿那亚首演……


汪昊泽,青年作曲家。师从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灏教授。中国电子音乐协会学生会员;曾创作《孑》获IEMC青少年组三等奖;原创管弦乐作品《屿》获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数字音乐节优秀奖,于2023年3月由上海爱乐乐团首演于上音歌剧院;获2023年上海音乐学院“教师之歌”主题歌曲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担任上海市文教结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大型原创舞剧《拜水都江堰》音乐设计;东方卫视音乐类节目《我们的歌》音乐编辑。


刘捷,二胡演奏家、指挥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委员会副会长,上音附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上海飞云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上海财经大学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常任指挥。在上音就读期间,先后师从卢建业教授、王永德教授,曾获得 “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专业组优秀演奏奖,同时随著名指挥泰斗夏飞云教授学习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校工作期间,多次获得贺绿汀教育奖、唐君远基金会“优秀教师基金奖”等;曾出访美国、德国、荷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进行演出讲学;2006年、2013年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师生音乐会。曾培养多位优秀二胡专业学生,分别在金钟奖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文华奖金奖,“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在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中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其指挥的上音附中民族乐团,于2001年获得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银奖,2002年获得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金奖。其指挥的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蝉联6届全国金奖。

上海国风民族乐团
上海国风民族乐团2012年初筹建,是我国当前唯一一支由指挥家、演奏家、教育家自发组建而成的大型民族乐团。乐团由翁镇发教授任团长,夏飞云教授任名誉团长,由刘捷教授执棒,同时汇集了徐超铭、刘捷、杨敏、阮弘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演奏家,以及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优秀演奏者。乐团推出的《飞天》、《夜深沉》、《月儿高》、《瑶族舞曲》、《丝绸之路》、《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民乐作品,已成为广受好评的保留曲目。近年来,在夏飞云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乐团已打造成一支编制齐全、业务过硬、充满活力的乐团,得到了业内外专家、爱好者的强烈关注。如今,这支年轻的乐团依然坚守着最初的目标:致力于传承、传播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经典作品;致力于扶持、提携年轻的音乐表演人才;积极投身于慈善、教育等公益活动,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普及,同时力争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及世界一流的民族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