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悦说迎春】朝阳小学教师邀您一起来看“烟火中的书香” | 第一期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4-02-06 15:03:31



烟火中的书香

书香致远 悦说迎春



图片



引 言





为丰富教师假期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市教体局、市教体工会部署安排,市“三区”支教队等40多个组织和单位发出倡议,在2024年寒假期间开展“书香致远 悦说迎春”教师悦说活动。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为专家专场、名师工作室专场、倡议单位专场、支教教师专场、悦说教师专场等。活动开展以来,倡议单位积极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优秀成果层出不穷。







首 场





今天,为大家推出倡议单位——朝阳小学“烟火中的书香”专场。




岳阳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有着太多诉说不完的故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乾明寺、鱼巷子的老故事渐渐暗淡在时光的洪流中。结合悦说活动,朝阳小学的老师们“觅美食、探往事、读美文”,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烟火生活,在教育中融入个性思考,形成了九个故事。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与老师们一同踏入繁华与历史交织的岳阳,领略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

寻觅巴陵墨香          品读岳阳味道


——岳阳楼区朝阳小学寒假“烟火中的书香”系列活动报道

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刘慧


2024年1月30日,岳阳楼区朝阳小学“烟火中的书香”系列第一期作品出炉,张琼老师主讲的“苦槠豆腐”在岳阳市寒假悦说活动中引发了热议。张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岳阳龙山的传说,回忆做苦槠豆腐的过程,带老师们读刘月桂作家的著作《温暖的稻草》。宁静的冬夜,1000多名岳阳教师共聚一起,追溯过往时光,浓浓的岳阳乡土风情引发每一个人的共鸣。

2024年是岳阳市教育体育局组织“悦”主题寒假读书活动的第四个年头。今年,在徐辉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朝阳小学积极申报成为倡议单位之一,蒋雪芳副校长牵头策划此次活动。说什么才能“悦”?近年关,当旅居天南海北的游子回到岳阳,万家团圆之刻,家乡美食与美景是不可或缺的温馨。那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一定能抚慰到每一个漂泊的灵魂。与此同时,岳阳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有着太多诉说不完的故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乾明寺、鱼巷子的老故事渐渐暗淡在时光的洪流中。弘扬岳阳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烟火中的书香”系列便应运而生。主题贴近生活,充满着年味,活动倡议一推出就获得全校教师的关注,报名人数不断攀升。几天之间朝阳“悦说”骨干团队成立,他们开始采访岳阳本地美食,走访本地作家,读本地名作,并提出口号:我的岳阳,我的家,幸福生活,与你同享。

作为一档连续性的读书栏目,从撰写文稿、采风取景到约访作家、制作课件,后期录制剪辑视频,大家丝毫不敢懈怠。夜深了还常常在讨论文稿措辞、收集整理资料。当大伙们跑遍了大街小巷,查阅了上百本资料后,文稿才有了雏形。录音也是一道难关,有时可能为了一个词一个音准的问题,主讲人便要闭门录上一整天。正因为这一群朝阳人的努力和坚持,岳阳美食背后的故事渐渐融合成了一道道文化大餐。天宝龙虾、十大碗、苦槠豆腐、桃林封锅、君山怪味鸭等9个系列“悦说”故事覆盖岳阳各个区县,一篇篇文章真实诉说了千年古城独具魅力的故事。

“觅美食、探往事、读美文”,带领大家一同踏入繁华与历史交织的岳阳,去探寻一段经久不衰的岳阳老故事,“烟火中的书香”系列正是抱着这样的愿景不断探寻着。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烟火生活,在教育中融入老师们的个性思考,在端详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同时,愿我们“悦”说越精彩!


图片
图片

迎新春
图片




图片

“烟火中的书香”之“苦槠豆腐”

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张琼




“觅美食、探往事、读美文”,请与我同行,一同踏入繁华与历史交织的岳阳,去探寻一段经久不衰的岳阳老故事。在冬日暖阳中,品味幽幽书香。这里是2024年岳阳寒假悦说活动——“烟火中的书香”主题读书坊。我是朝阳小学张琼,今天带大家游一游岳阳龙山。

龙年说龙,登龙山,行龙运。美丽龙山,郁郁葱葱,与碧水蓝天相辉映。自南湖上空俯瞰,一龙蜿蜒数公里,横贯东西,仿佛自水中腾飞而起。九座山峰独立于前,宛如九只小龟,一线排开,齐齐向洞庭湖口奔去。遥望之下,恍若巨龙追逐九龟,便构成了“一龙赶九龟”的自然奇景 。

龙山与龟山虽非高山深水,却因传说中的神奇故事而声名远扬。相传洞庭龙王赶着洞庭湖九只掌管延年益寿的神龟,竞游水面,与秦始皇一同“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为忆念“功如丘山”的秦始皇,久而久之,洞庭湖龙王化成了今天的龙山,九只神龟化成了今天的九座龟山。关于“一龙赶九龟”的传说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给络绎不绝的游客生出无尽的遐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龙与龟的故事将继续流传,成为巴陵城永恒的文化瑰宝。

龙山还蕴藏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哺育着一代又一代龙山儿女。采蘑菇、挖竹笋、摘茶油籽、捡苦槠,都是这座大山给勤劳子民的丰厚馈赠。


图片


说起苦槠,它是龙山人最珍贵的童年回忆。居住在龙山脚下的方西河老师回忆说,在他童年的初冬时节,苦槠果叮咚叮咚从树上自然脱落滚得漫山遍野,人们会非常认真仔细地搜罗这些果实,装满篮带回家进行加工,制作成一道独有风味的美食——苦槠豆腐。

这种豆腐大部分岳阳人并没有听说过,当然也包括80后的我。“苦槠豆腐在那个年代是充饥的美食,现在却不容易吃到了。这可是一道人间不可多得的美味,还是降低胆固醇、清热解毒、补钙、补脾益胃的佳品哩。等你今年还没吃腻,再想吃还得等下一年咯。”听了方老师介绍我更是对这道野味好奇不已,于是向他请教苦槠豆腐的具体做法,他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一本书,你去看我们岳阳藉作家刘月桂老师著作的《温暖的稻草》,你会有答案的。她曾在龙山脚下的郭镇小学任教多年,也在龙山捡过苦槠,学过打苦槠豆腐呢。”

于是我读到了这本散文集,并通过方老师联系上了刘月桂老师,发现苦槠豆腐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

首先得将搜集到的苦槠果进行暴晒,晒裂壳取出白色果肉;然后进行浸泡,接着磨成细粉,用棉布过滤掉粗渣;再煮一锅水,待其稍滚时倒入过滤后的苦槠粉,不停地搅拌,直至呈透明的糊状便可装模定型,凝固后用冷水浸泡,随吃随取,用菜刀切成块状,伴着猪油加入佐料入锅炒着吃即可。

在时间的沉淀中,刘月桂老师不仅摸索出了制作苦槠豆腐的方法,还总结出了一些独到的小诀窍,并将其分享在了著作《温暖的稻草》中。苦槠果需用淘米水长时间浸泡并多次漂洗去涩;磨浆时添加浸泡过的软米;煮浆务必煮透。如此制作,苦槠豆腐色泽咖啡纯正,口感糯软滑嫩,清香四溢。

吃着苦槠豆腐,读着《温暖的稻草》:“强伢子龇着牙,将身子往苦槠树上嘭嘭地撞,指尖大的苦槠果像下雨一样滴滴哒哒,落在强伢溜光的头上,蹦蹦作响,笑得我们都按着肚皮蹲在地上,直不起腰来。有苦槠树的壕堑沟,总被细伢妹子踩得像剃头匠的磨刀布,油抹溜光,虫甲蚂蚁也站不住脚。”刘老师自由、欢畅的童年,那也是一代龙山人的回忆。

《温暖的稻草》收录了有关食味、亲人、草木、乡风、人影等乡愁乡恋的散文共九十篇,刘月桂老师用细腻的笔触,将渐行渐远的乡村文化元素清晰地记录、传承和珍藏。与我一起读书吧,读一读《温暖的稻草》,感受那份纯真质朴,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寻觅巴陵千年的墨香,感受生活的馈赠与历史的回响。我的岳阳,我的家,幸福生活,与你同享,感谢您的倾耳聆听,再见。



图片

“烟火中的书香”之“刀鱼”

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谭文



“觅美食、探往事、读美文”,请与我同行,一同踏入繁华与历史交织的岳阳,去探寻一段经久不衰的岳阳老故事。在冬日暖阳中,品味幽幽书香。这里是2024年岳阳寒假悦说活动——“烟火中的书香”主题读书坊。我是朝阳小学谭文,今天带大家走访岳阳老街——鱼巷子。

青石板路湿滑,湖中鱼儿跳跃,摊主热情好客,这些是鱼巷子永恒的标签,承载着岳阳人民的历史记忆。今天请跟着我的镜头,赴往昔之约,探未来之秘,细听古巷旧事。

鱼巷子,岳阳的古街之最,千年的渔火沉淀在这里,承载着代代渔家人的繁衍生息。古巷里一直有“一渔养三家,渔家,贩家,摊家”的说法,目前已是老巴陵古城剩下唯一铺满长条麻石板的老街了。清《嘉庆巴陵县志》载:“鱼巷,在南门外,通南岳坡,里人廖国兰捐修石道广竟,巷长一百五十步有奇。”《光绪巴陵县志》载:“鱼巷,自上正街西一百七十五步,至南岳坡巷又三十五步滨江,北有洗马池巷自土门街至此三百步,南岳坡巷亦名鱼巷,自北至南一百四十步通街河口。”由此可知,鱼巷子其实是鱼巷和南岳坡巷的统称。据考证,明初即已成巷,实际成市则早至北宋时期。古时,岳州城内官府衙门林立,市集被严令禁止。西门岳阳楼下,乃是州府之门,官船常停泊于此。因梯坎众多且高峻,货物运输极为不便。然而,南门外却地势平坦,形似弯月,为商旅提供了一片理想的交易场所。随着川、湘、鄂、赣、皖、苏等长江沿线各省渔民纷纷来此捕鱼,湖区各县及各省的客商也聚集此地,进行水产品交易。鱼巷子因此逐渐形成,各种行商、店铺、摊点、仓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历经岁月的洗礼,鱼巷子不断变化发展,如今已成为岳阳最具活力的鱼市场。


图片


古巷最不缺的就是烟火气息,今天的鱼巷子最多的当然是鱼。位于洞庭大桥下花鸟市场内的小罗鱼蟹馆生意火爆,这里有地道的湖鲜湘菜,或香辣或清蒸湖蟹,或干锅或红烧鳜鱼,香煎刁子与刀鱼更是满足了岳阳人民要求甚高的味蕾。其中最有特色的一道湖鲜就是刀鱼,岳阳则喜欢称之为“毛哈鱼”。“春潮迷雾出刀鱼”,古人称之为“春馔妙物”。它是一种洄游鱼类,它通体银白,因鱼身狭长薄而首大,长者盈尺,其形如刀,故而得名,尤以鲜美著称,做法以清蒸为主,岳阳人民则喜欢煎炸,干煸,焦香沁人。小罗鱼蟹馆刀鱼的做法是最地道的本地味,刀鱼沸油煎香,再将葱姜干红椒爆香,放入煎好的刀鱼,入味后放入些许调料,即可出锅。其色微金,其味鲜香,因骨刺细密,不得不慢食,在细嚼慢品中更升华了它的鲜美。

然而,随着洞庭湖的十年禁捕,依赖湖鲜而繁荣数百年的鱼巷子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个转折点上,岳阳籍作家沈念的《大湖消息》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他笔下的东洞庭湖湿地描绘出人与水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交集,折射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曲折历程。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认可,更激发了岳阳人对“鱼”与“渔”关系的深入思考。就像那一碟经日晒、油爆、干煸后的刀鱼,更得真味。

面对挑战,鱼巷子重新定位。2019年,岳阳市对鱼巷子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将其转变为具有浓厚湘北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它不仅保留了原有鱼鲜市场的独特魅力,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氛围,更为老巴陵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同时它又融入了现代化的商业、文化、民俗和体验元素,成为岳阳旅游的新名片。

寻觅巴陵千年的墨香,感受生活的馈赠与历史的回响。我的岳阳,我的家,幸福生活,与你同享,感谢您的倾耳聆听,再见。





图片



来源:岳阳楼区朝阳小学、岳阳教育体育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