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我市58万亩杂交水稻全面进入收割期,种粮大户们采用机械化作业加快收割进度,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收割机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中纵横驰骋,随着水稻收割机驶过,金灿灿的稻子被“吃”进收割机的“肚子”里,稻粒与秸秆瞬间直接分离,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撒在田里,16亩水稻在四台收割机同时工作下,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收割。
临湘兆丰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张兵驹:像我们合作社在种植环节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我们这个稻谷收起来立马送到烘干场烘干,就不需要像原来在马路边的操场晾晒了。
张兵驹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他流转水田6000多亩,全部种上了优质杂交水稻,预计年产值过千万元。
临湘兆丰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张兵驹:简单的说,杂交水稻是让人吃饱饭,现在让人吃了好饭,50年的杂交水稻是50年的科技攻关,从单纯追求产量到优质高产,从三系育种转向两系育种,抗逆性、再生能力都在不断增强,现在的优质稻品种达到80%以上,亩产过吨也是寻常事,我今年6000多亩,全部是杂交稻,亩产也在800公斤以上,年产值超过千万元。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量、增效益,通过整合农业技术资源,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72万亩,其中杂交水稻占80%共58万亩,亩产均达1100斤以上,水稻产量迎来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