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持续 这份溺水安全知识很重要!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3-06-29 11:17:13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


全球每小时有 40 多人溺水死亡,
每年共有约 37.2 万人溺水死亡,

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 25 岁。


《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


我国每年约有 5.7 万人死于溺水,

青少年溺水事件溺亡率高达 88.66 %。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酷暑将至,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

在此,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

切实承担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

这里提供一份溺水安全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青少年擅自下水施救。



02
牢记游泳“九不”与“七要”


01
游泳“九不”


1、不去无安全防护设施的水域周边玩耍、追逐嬉戏、玩水、戏水。

2、不在无家长(监护人)陪伴下私自下塘、河、湖、渠、堰等水域洗澡、游泳。

3、不擅自与同学结伴下塘、河、湖、渠、堰等水域洗澡、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等安全保障的水域洗澡、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河、塘、湖、渠、堰等水域洗澡、游泳。




6、不去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护人员的危险水域捉鱼摸虾。

7、去公园划船游玩时,不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洗东西。

8、外出乘船,勿将头、身伸出船舷外。

9、不贸然下水或在岸边施救落水人员。

02
游泳“七要”


1、发现存在溺水隐患的危险水域要积极向学校报告。

2、洗澡、游泳要有监护人的陪同,并做好溺水防范措施。

3、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游泳时间不能太长,每30分钟至少休息一次。

4、发生抽筋时,要立即采取仰泳,并反复按摩抽筋部位肌肉,同事大声呼救。

5、游泳中感觉身体不适(如眩晕、恶心、心慌、气喘)时,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外出乘船或去公园划船游玩,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要慌乱,要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

7、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迅速报警,并请成年人来救。


03
游泳池、游泳的安全常识


1、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到受伤。

2、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倒他人或撞倒池边受伤。

3、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跳水后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瘫痪。

4、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5、水中活动,已感有寒意或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

6、若发现有人溺水,应即刻呼救或打"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请求支持。要请成年人施救,未成年人不可贸然下水施救。

7、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举手求救。同时采取仰泳姿势,或大声呼救,等待救援。


03
常见溺水自救方法


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法

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吸气。

水草缠自救法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用仰泳方法(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2.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

疲劳过度自救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身陷漩涡自救法

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再次温馨提示

天气炎热

防暑降温的同时

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哦!


END


制图:郑依茗(实习生)



责任编辑:何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