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开局之年看岳阳 】 岳阳: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3-05-25 20:30:23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来,岳阳市着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依托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含新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合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中国磁力之都,岳阳市电磁行业产品占据全80%的份额。在位于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湖南磁力制造运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多名研发人员正在同步着手18个电磁领域的科研项目开发。这款名为电磁驱渣系统的成套设备基于电磁系统将切割剩余的钢丝浮渣驱动集中,便于机器自主打捞。该产品于今年3月获得发明专利,首套设备已卖给山西的一家钢厂,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


湖南磁力制造运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丁岩 2022年的研发投入是2400余万元,在2023年公司已经立项了18个新项目,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锌锅电磁驱渣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提高锌板产品的表面质量,主要应用于家电板、汽车板领域。在2023年进行大规模的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的销售额预计每台套是500多万元。


作为省级科创平台,湖南磁力制造运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聚焦电磁产业产品创新,发掘行业优势资源,丰富电磁行业产品类型,从而提升冶金工业服务水平。目前,湖南科美达已通过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将电磁产品的下游产业从工业磁力行业逐步转向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等高精尖领域。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轨道交通车辆核心零部件电磁受流与电磁制动两项装置,打破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


湖南磁力制造运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丁岩 基于岳阳磁都雄厚的电磁领域的基础,我们将着力对电磁行业产品的优化、产品的高效制造技术、电磁搅拌智能技术、轨道交通、智慧制造、节能环保技术的关键问题以及相关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进行着力攻关,为电磁应用行业的拓展与冶金工艺精细化服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在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投入一亿多元自主开发的锂电新材智能化装备项目进入到最后的安装与调试阶段,整条生产线共设有6台机器人,采用全自动化感应装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人工智能,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


中科电气磁电装备事业部行政总监 朱晶亮  未来将打造成全球首条超高温控制板自动化产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加工的超高温控制板将直接应用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产业中,为新能源产业的产品优化助力。


今年来,岳阳市科技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着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重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创新平台建设攻坚、创新成果转化攻坚、创新人才强基攻坚等“四大攻坚行动”,部门效能得到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力进一步增强。市科技局举全系统之力开展研发经费投入指标集中攻坚行动,走访服务重点企业400家,全力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四个方面内容,预计2023年,全市高新企业达到85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家。

责任编辑:周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