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关注过自己的肾脏吗?肾脏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能生成尿液、排泄代谢物,又能调节人体电解质浓度,对稳定机体内的环境、维持新陈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样功能强大的肾脏却很容易受伤。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达10.8%,也就是说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此病。
而尿毒症则是所有肾病的终末,一旦查出,除了终身透析以外,就只有换肾!
尿毒症是如何引起的?
01
各种疾病的相互影响
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现代人高发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而尿毒症就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
02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都会引起肾功能受损,导致肾功能不全。
03
遗传
具有多囊肾及慢性肾脏病家族病史的人更易患慢性肾脏病,此外,幼时得过肾炎者,如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肾炎者,就会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04
过度使用抗生素

如磺胺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对肾脏具有毒性,不可长期使用。
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据统计,我国尿毒症患者从 2011 年的 27.60 万人增长到 2016 年的50.10 万人,年复合增长达12.66%,其中,2016 年同比增长17.27%。
究其原因,这跟越来越多的不良习惯脱不开干系:
喜欢憋尿
经常憋尿的人群,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发生,长此以往,肾脏反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吃的太咸
肾脏是排泄钠(也就是盐)的主要器官。
饮食太咸会增加肾脏负担,此外,盐在体内会锁住水分,导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吃得太好
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也增加肾脏负担, 使肾脏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尿毒症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尿毒症一旦发生,“毒性”是全身的。
心血管系统——
尿毒症的发生,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消化系统——
毒素随血液运往消化道,会刺激胃肠粘膜,引起腹痛腹胀甚至便血。

内分泌系统——
尿毒症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疲乏无力,此外,还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现象。
呼吸系统——
尿毒症时尿液和毒素无法排出会导致酸中毒,体内液体过多可导致肺水肿,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并发肺炎。
神经系统——
尿毒症时会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意识障碍,若并发尿毒性脑病,还会出现兴奋、抽搐、癫痫等症状。
预防尿毒症,牢记这几点
1、避免滥用药物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如需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乱服药,尤其是止痛药、各种土单方、草药等。
2、生病要及时治疗
和“乱吃药”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不少人认为“是药三分毒”,因此有病也扛着不吃药。但这样有可能小病拖成大病,本来一两天吃药就能治好的病,最后要用 10 天、1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治疗,给身体尤其是肾脏带来更大的负担。
3、控制血压、血糖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影响肾脏健康的重要“黑手”,因此平时要注意按时服药,平稳控制血压和血糖。
4、多喝水,不憋尿
充足的水分可以降低有害物质在肾脏中的浓度,帮助废物更快更好地排出,并防止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
5、科学饮食,戒烟戒酒

要注意避免高盐、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不抽烟不喝酒是养肾护肾的不二法则。
6、不要熬夜,加强锻炼
熬夜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降低免疫力,影响健康。而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给肾脏建立好防护盾。
7、定期体检
这是很关键的措施,因为许多肾病在一开始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到症状明显了,多意味着病情已有进展。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及时治疗。
这 3 项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肾病
健康成年人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规律体检,这三项检查可以帮助早期识别无症状肾病患者。

01
尿常规
如果尿蛋白、潜血白细胞两个都有加号,就要考虑尿路感染或肾小球肾炎的可能。
02
抽血化验血生化
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二氧化碳、电解质、血常规等。若血清肌酐超标,也证明肾脏功能减退。
03
泌尿系统B超/CT
可以辅助判断有没有出现泌尿系结石、肿瘤、囊肿发育异常等情况。
关注肾脏健康
定期体检筛查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