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市工信局召开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讲评会,传达全市一季度经济工作分析点评会会议精神,讲评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并安排下一步的工作,通过“回头看”倒逼各项工作“向前推”。
今年一季度,市工信部门全力打好“发展六仗”,在多项特色工作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呈现出“六个持续”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链建设持续优化。1-3月全市九大重点产业链上新签约项目168个,总投资额926.63亿元;新开工项目168个,总投资额929.96亿元;新投产项目98个,总投资额154.16亿元。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方面,5大千亿产业中有3个产值增幅在5%以上,4家百亿企业中有2家产值增幅在14%以上,己内酰胺等5个省重点调度项目推进较快。
二是中小企业培育持续加力。今年有215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134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通过2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长炼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等15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湖湘精品”中小企业品牌能力提升试点企业名单。
三是企业项目申报持续增量。企业数字转型方面,湖南中立智能等55家企业被省厅确认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试点数量排名全省第二;7个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排名全省第三。城陵矶集装箱码头智慧港口建设等3个项目被列入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计划重点项目。产品创新强基项目方面,对2022年度6个投产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围绕“工业六基”推荐了9个新项目。争资争项方面,现已申报国家2022年度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资金项目29个、原材料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5家、医药一致性评价项目2个。
四是绿色发展底线持续加固。抓好了剩余10家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1家企业搬迁、3家企业关停。3月,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科创纺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亚泰陶瓷、宏康陶瓷、福泰数码各有1种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还向省工信厅推荐了26家企业申报湖南省绿色工厂,推荐5家园区申报湖南省绿色园区。
五是三大平台职能持续增强。在中小企业服务上,启动了第二批小巨人企业培育入企问诊活动,组织省、市核心服务机构走访各县市区拟申报创新型企业,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问诊服务。在平江县,华容县、湘阴县园区举办了“园创工程”金税工程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军民融合工作上,对6906、宝钺等6家企业开展了2022年度央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顺利通过了工信部和省委融办的民爆安全生产检查;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上,对打击“伪基站”和“黑广播”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第一季度无违法行为出现。圆满完成了春节、全国两会、国家公务员招生考试等重大活动的无线电监测值班及安全保障工作。
六是政治机关建设持续深化。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上,高标准筹备局党组和纪检监察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专题会商会,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虚心接受驻局纪检监察组意见建议,制定了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冠军要求,要坚持“对标对表、攻坚克难、及时问效、勠力同心”的宝贵经验,以敢想敢干的“四千”精神,全力奋战二季度、力拼“双过半”。
一是要走遍千山万水入企问诊。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想要抓好经济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剖析存在的难题,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要抓好调查研究、运行调度和工业投资。
二是要想尽千方百计纾困解难。要继续巩固千名干部联千企行动工作成效,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要全力争资争项力争上游,发挥好岳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始终紧绷清欠工作这根弦。
三是要说尽千言万语解读政策。通过发动企业申报项目落实“智赋万企”行动,打好“化工围江”整治最后一仗,探索链上企业发展新模式。
四是要吃尽千辛万苦助企转型。以链长高位推动加快项目建设,加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强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全市工信部门将时刻保持不进则退、不追则危、不预则废的清醒,以进取心态、奔跑姿态、战斗状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确保“双过半”、实现“满堂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岳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彭杨 廖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