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体检,就没病?别再骗自己了!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3-03-27 11:10:09

小时候怕看成绩单长大后怕看体检单


体检就像对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场“裸考”


明明平日里能和身体“相安无事”


但一体检全身的指标都是异常


这也导致很多人有“只要不体检,我就没病”的态度


逃避体检只是自欺欺人


不管对哪个年龄段的人而言,都应该定期体检


做到筛查、早预防、早管理




体检别拖!重视身体求救信号

图片


很多人生活习惯不注意,天天熬夜、胡吃海喝,因为知道自己体检报告肯定“不好看”,所以非常抗拒体检。


体检千万不能拖!


以脂肪肝为例,早期的脂肪肝一般是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如果通过体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脂肪肝是可以完全逆转的。但是如果一直拖着不管,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问题就很严重了。


同时,有些朋友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了,却总是用“最近只是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糊弄过去。


事实上,身体出现的所有微妙的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比如:


头晕颈痛

01

若总是无缘无故感到脑袋发晕、头疼、颈部酸痛、还有四肢无力的症状,要考虑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病变、炎症等以及颈椎病的风险。



02

出现口干症状,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吃饭吃咸了,多喝水就好了。事实上,口干和肝胆湿热、血糖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口腔疾病的发生等因素有关。


呼吸不畅

03

感觉胸口总是闷闷的,深呼吸还有点困难,胸部按压时隐隐作痛,需考虑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以及肺部病变。



04

腰痛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症,但腰痛不可大意!肾脏疾病、腰椎疾病甚至妇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腰痛。



告别无效体检!体检项目这样选


很多单位、公司安排的体检一般是基本的体检套餐,比较难真正查出身体潜在的问题。


建议选择体检套餐可以结合年龄、性别、个人症状、生活工作环境、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以往检查结果,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年龄20+


这个年龄段的朋友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常见包括:肺结核、消化道感染的检查,女性在20岁就要开始注意乳腺和宫颈的健康。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项目:


男性:肝功能;幽门螺杆菌(C13/C14呼气试验);男外科


女性:肝功能;幽门螺杆菌(C13/C14呼气试验);乳腺超声;宫颈TCT(已婚);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已婚)。


年龄30+


这个年龄段,很多人吃得多、动得少,吸烟、熬夜、工作压力大。要密切关注肺部、甲状腺、血压和血糖问题。已婚女性保持乳腺和宫颈的年度检查。体检中,建议在20+的基础上重视和增加以下项目:


男性:胸部CT;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超声;前列腺超声;肿瘤标志物(依个人病史及家族史增加);颈椎CT。


女性:胸部CT;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超声;乳腺超声;宫颈TCT(已婚);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已婚);肿瘤标志物(依个人病史及家族史增加);颈椎CT。


年龄40+


这个年龄段,一方面患癌风险增加,要开始做早癌筛查;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风险也要引起重视。建议在体检中再增加心脏超声、胃肠镜和肿瘤标志物等项目。

年龄50+


50岁开始,骨质疏松高发,骨密度检查很有意义。另外,脑卒中风险增加,要每年进行心脑血管健康评估,肿瘤的风险要持续关注。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项目:


男性:心脑血管检查(颈动脉彩超、心脏超声、动脉硬化检测、头颅磁共振等);骨密度。


女性:心脑血管检查(颈动脉彩超、心脏超声、动脉硬化检测、头颅磁共振等);乳腺超声及乳腺钼靶;骨密度。

年龄60+


60岁开始,人的血管老化脆弱,因此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常规检查外,还应该注意耳底和眼底病变的发生。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史的人群,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看看眼底血管情况,对慢性并发症的评估有重要帮助。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