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阳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部署,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始终坚守“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用户”的职责定位,积极打造和完善“一站式”服务长效机制,立足全行业,服务大民生,用实干担当助力道路运输行业平安稳定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年共办理客运车辆年审468台、出租车注册监督卡5709张,新增续牌车辆886台,办理道路运输证886本、电子运输证13241张,办结货运业务7021件,普货年审4448台,危货审验788台次,办理电子运单197728条,填报率全省排名前5共计3次,年均填报率为93.67%;完成培训3171人,考核合格2435人;新办、换补、注销、变更从业资格证9558本,受理继续教育5257人次,诚信考核办理16023条,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1097起;办理电子证照41131张,全省排名第二。
全力推动改革落地、落细
市道服中心将推动行业改革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专班,牵头推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改革工作,为维护行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改革政策落实。中心出台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改革方案,为行业改革提供了基本样本。去年4月19日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全部推向从业资格社会培训机构,现市内5家、县区4家驾培机构已顺利承接全市近8000多人的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工作,从业人员培训改革也在稳妥推进。
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开通2条政务外网服务专线,完善考场视频设施,配置高拍仪等专业设备和维保人员,保障线上业务办理需求及技术服务,为机构受理用户提供网上签章、审核、发证。
强化优质服务机制。成立3个业务分支机构,组织业务部门集中上岗培训2次和业务跟班学习2周,熟悉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和各个系统操作程序,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业务技能,增强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精准破解服务难点、堵点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根据行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搭建政企对接机制,创新推出行业例会制度,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企业帮扶上为民争利。受到疫情影响,运输企业经营生存极度困难,中心建立每周例会机制,定期听取和收集企业信息,向行业主管部门反映,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扎实推进全市油补系数核算及申报审核工作,录入和发放2021年度出租车司机“一卡通”惠农惠民账户1843个账户,共计1163万元。
在用户咨询上为民分忧。针对外地经营用户,中心设立3部业务咨询电话,专门受理出租车、驾培维修、从业资格证咨询,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经营需求,为用户答疑解忧。
在行业监督上为民护航。每年组织2次以上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客、货运企业实施年度质量诚信考核,进一步压实县市区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督责任,确保行业安全稳定,保障民众平安出行。
着力拓展服务广度、深度
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针对改革动态,不断向县市区倾斜业务资源,下沉业务服务重心,加快构建全市道路运输服务体系。
拓宽服务渠道。制定了运输企业工作例会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协作配合制度、跟踪回访制度等工作制度,营运车辆所还实行窗口前移、上门服务,设立所长接待日、志愿服务岗,完善多元化服务机制,春运期间,为客运企业上门办理临时班线牌46张,共收到各类企业送来锦旗15面,被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评为2023年道路春运工作先进单位。
构建服务平台。中心设立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2个业务大厅,10个业务窗口,对照标准配置视频播放、人脸设别及叫号机,统一标识、制度上墙,舒适用户体验环境,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确保服务有序高效运转。
推动服务升级。积极推行“培训上门、服务到家”的业务帮扶模式,深入平江、临湘、湘阴等多个县市区,走进各类运输企业开展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跨省通办、电子证照等高频事项业务培训活动7次,以实际行动引导和提升县市区道路运输服务理念和水平。
(通讯员 龚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