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聂市镇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和耕作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聂市镇新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挖掘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平整土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块块小田“蜕变”成大田,最大的田块从原来的一亩扩展到两亩左右,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面积。
聂市镇副镇长姚力:“新安村共有水田1900余亩。由于田块零散、高低错落,机械耕作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部分‘巴掌’田、冷浸田甚至出现抛荒弃种现象。”
新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农户620多户。目前,该村大部分农田已流转到聂市镇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该合作社理事长张兵驹受利好政策鼓舞,筹集资金500万元,申请对合作社流转的部分农田进行高标准改造,将原有的小田改为适合机械耕种的大田,并配套建设排灌设施和机耕道路。
聂市镇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兵驹:“这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布在聂市镇新安、权桥、朱圣等3个村,平均每亩投入3000元以上,其中国家项目资金每亩补助1600元。小田改大田后,每亩耕作、收割机械成本及病虫害防治费用可下降110元左右,每亩每年可增产50公斤稻谷,新增高标准农田28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