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一下,6000元!“汨罗市最美农村路”摄影大赛启动征稿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3-02-26 17:12:06

农村公路,关乎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汨罗市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多措并举畅通乡村“毛血细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2021年,汨罗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为生动展示汨罗“四好农村路” 建设的工作成果,记录农业、农村、农民因交通改善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积极影响,以及农村公路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的风采,营造“四好农村路”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浓厚氛围,特举办“汨罗市最美农村路”摄影大赛。现面向市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征稿。


01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汨罗市交通运输局

协办单位:汨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汨罗市摄影家协会

服务单位:新汨罗

02

征稿时间

2023年2月27日至2023年11月20日

03

征稿内容

以路为载体,围绕“修一条道路、美一线风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主题,重点反映以下内容:

1.公路与沿线环境和谐相融的秀美风光;

2.公路发展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3.公路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作用;

4.公路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5.公路服务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和服务旅游发展的显著成效;

6.公路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的风采;

7.公路的建设场景。

本征稿启事所指“公路”:汨罗境内所有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包含桥梁、隧道)及所属客运场站、货运物流等附属设施,不含农田间的机耕道。

04

奖项设罝

一等奖  1件:奖金6000元

二等奖  2件:奖金各3000元

三等奖  3件:奖金各2000元

优秀奖  100件:奖金各500元

网络人气奖 10件:奖金各3000 元

特邀作品若干件

网络人气奖产生办法:拟获奖作品在“新汨罗”微信公众号接受网友投票,得票前10名的作品获“网络人气奖”。

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同一作者不重复获得等级奖。获奖作者奖金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由主办方代扣代缴。

05

征稿细则

1.参赛作品必须是2017年以来取材于汨罗境内的作品;

2.拍摄器材不限,单幅、组照(毎组4~8幅,1组按1件计,放入一个文件夹,并注明序号。组照除总说明外,还应提供每幅作品的说明。)均可,不接收黑白作品;

3.参赛作品为电子文件,JPEG格式,单幅图片长边不低于3000像素,单幅文件量不小于3MB;

 4.参赛作品可以进行裁剪,可以对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亮度作适度调整,不可对原始图像进行像素添加、删除、合成和移动等后期处理;

5.不接受电脑创意作品、多次曝光作品(包围曝光除外)和合作作品;

6.参赛作品不得添加水印、文字和装饰性边框。

06

投稿方式

1. 投稿邮箱:tg20121227@163.com

2.每件作品务必注明作品标题+作者姓名+作者电话+拍摄地点+简要说明。邮件标题为“汨罗市最美农村路”摄影大赛。

07

特别说明

1.作品必须为投稿者原创(保留原始拍摄数据备查),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参赛作品涉及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法律责任,均由投稿作者承担;

2.若参赛作品涉嫌抄袭、拍摄地点不在汨罗辖区内,拍摄时间不是征稿时间之内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主办和承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展示、放映、出版和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获奖作品,并可不再支付稿酬,作者有署名权;

4.组织单位有权在与本次活动有关的线上线下的宣传、展示、介绍中无偿使用投稿作品,此期间使用的投稿作品,不意味着作品获奖或拟获奖;

5.主办单位有权根据实际来稿情况调整入选作品数量;

6.本次赛事实行作品公示制度,拟获奖作品将在“汨罗文艺”、汨罗市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和“新汨罗”等媒体公示。公示期内,若经人举报属实,或主办方复查发现不符合参赛规则的作品,取消获奖资格,所空缺奖项不再递补;

7. 公示期后,组委会将统一调取获奖图片没有经过电脑软件处理的RAW格式原始数字文件或不低于6MB、未经后期处理的JPEG格式大图,要求含有完整的exif数据;

8.参赛者投送作品,均视为同意并遵守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9.主办单位对本次赛事具有最终解释权。

08

赛事咨询

许先生:151 9703 4567(汨罗市交通运输局)

杨女士:150 0730 9168(汨罗市摄影家协会)


“汨罗市最美农村路”摄影大赛组委会

2023年2月26日



相关链接


汨罗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汨罗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逐步补齐农村公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方面的短板,实现了全市行政村(自然村)水泥(沥青)路村村通。



基本做法


严把三道关,高品质建设好。一是严把规划关。编制《汨罗市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坚持路面、安防、水保、绿化同步规划、建设和交工,对建设计划、资金来源、补助标准、招投标情况、施工管理等内容全程公开。二是严把质量关。建立“政府监督、行业抽检、施工自检、群众参与”四级质量监管体系,从原材料、施工等每个细节严控质量,重要施工环节实行旁站监督。三是严把考评关。健全政府绩效考核、行业专业考评、督查督导跟进的综合考核体系。

发好三重力,高要求管理好。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管理范围,做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一是在机制上发力。在全市15个镇建立 “四好农村路”工作站,明确人员、经费、场所、制度,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将农村公路管养、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多级联动的管养网络。二是在模式上发力。按照“属地管理、分段负责”原则,推行“五道五治”,即对辖区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逐一摸底建档,开展治违、治乱、治污、治路、治绿行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信息管理平台APP,推行实施路长制,实现信息实时互通,确保道路安全通畅。三是在执法上发力。推进运管、路政、交警联合执法,加大科技治超和非现场治超力度,对货运车辆“逢车必检、逢超必治”,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行为。新建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系统3套,购置治超流动检测车1台,完善限载、限速等设施和标志近2000处,将治超范围从国省干道延伸至农村公路。

坚持三到位,高水平养护好。一是资金保障到位。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养护资金增长机制。二是公路列养到位。创新“42字决”养护标准,即路基完整稳定、路面平整干净、标牌健全清晰、路肩整齐平顺、边坡整洁美观、水沟排水通畅、安全防护坚实。通过“春排水、夏除草、秋整治、冬修补”季节性养护和三年一轮环的清灌缝养护,有效提升养护成效。三是应急措施到位。组建应急抢险专业队伍,畅通险情反馈渠道,做到畅通问题不过夜、路面修复不过周。

做到三覆盖,高效率运营好。一是城乡公交全覆盖。2018年9月,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启动农村客运班线“公有公营”改革。2019年1月,率先在首批示范创建县中开通运营城乡公交,经过持续优化,全面落实“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的总要求,做到四个百分之百:100%公车公营、100%公交车、100%镇村覆盖、100%新能源电动车。 全面推行所有乡镇一票直达、阶梯票价、学生半价,残疾人、现役军人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二是综合站场全覆盖。建成港湾式候车亭60个、标准招呼站90个,在村组、屋场设置临时招呼站牌300多块,完成10个片区站场建设。依托片区站场和镇、村站点,整合交通、供销、电商、快递等资源,建成客货邮镇村服务站点163个,有效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三是“交通+”全覆盖。全面提质通景公路,加速“路景相容、景景相通”,壮大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滑翔飞行等旅游业态。



主要效果


城乡交通得到均衡发展。新建农村公路1818公里,实施窄路加宽176公里、生命防护工程1002公里、“白改黑”275公里,改造危桥160座。农村公路路网体系、路况水平、运营效率得到切实提升。尤其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实施,广大农村居民 “出门不沾泥、抬脚上公交”,在交通上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的均等待遇。

特色产业得到加速发展。通过“交通+”全覆盖,甜酒、粽子、粉皮、红薯片、茶叶、金银花等特色农副产品走红,销售渠道由原来的农户自产自销,借助便捷的交通和物流逐步发展成“实体+网络”销售模式,销售收入不断攀升,年网络销售额近3亿元。农村公路有效连通屈子文化园、长乐甜酒小镇、屈子祠粽香小镇、神鼎山森林公园、汨罗江湿地大草原、智峰山滑翔基地等景区景点,文旅农旅日益红火。白水镇西长村通过修建22公里乡间小路,成为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

民生福祉得到有效提升。一是出行更便捷。通过新建通自然村公路,实施农村公路窄路加宽、“白改黑”提质改造等工程,完成农村客运改革,广大农民开车更顺畅、更安全,乘车更方便、更实惠。二是环境更秀美。通过管理的健全和养护的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有效改善,主次干道逐步向生态路、景观路、产业路升级。三是生活更美满。路况好了,公交通了,农产品进城更顺畅,工业品下乡更方便,群众获得感有效提升。


图片

汨罗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图


来源:汨罗市摄影家协会

责任编辑:姜徕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