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关心,说出口的却是指责责备; 明明是认可,说出口的却是讽刺挖苦; 明明可以好好回答,说出口的却是反问嘲讽......
“你的东西我怎么知道,你自己不会找?” “你没长手吗?” “你心里没点数吗?”
“你问我我问谁?你自己不会用手机导航吗?”

“就没见过你这么不听话的小孩!” “你真烦人!能不能安静会?” “你有完没完?”
“哎呀,爸,我不是前几天教过你了吗? 你怎么老是记不住啊。我这上着班呢!”

自责:爸妈觉得我烦,是他们嫌弃我吗? 委屈:我只是一道题不会,却挨骂了。 自我否定:我可能真的很笨吧....
“穿这么少,冻死你活该。” “没长眼睛吗?不看着点车。” “你就作吧,生病了不要找我。”
“我不相信有一张刀子嘴的人会有一颗豆腐心,就算有,那也是硬邦邦的的冰冻豆腐,可以砸死人的那种。”
“你就作吧!冻死算了!我不会管你!”
“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 “你真的没用。” “早知道就不生你了。”

“儿子,你做得很好。 但是,你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你生气时说得难听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疤痕。”
“说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们天天都在说话,并且不见得我们是会说话的。 我们说了一辈子的话,试问有几句话是说得特别好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