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惠民一号工程。实现全民健康,关键是要抓好健康教育,强化健康观念。近些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根据问卷调查显示,87.5%的人群存在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68.7%可以避免发生的疾病没有早发现、早治疗,导致小病酿成大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推进“健康惠民一号工程”,普及健康知识,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为此建议:
1、完善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目前我市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缺位,建议将市疾控中心的健康教育职能分离出来,在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健康教育中心。同时市、县两级成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委员会,统筹健康教育工作;在乡镇、街道配备专职或兼职健康教育专干,社区、自然村配备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在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教育,为有序推动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条件。
2、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全面推行“讲故事说健康”的新型健康教育方式。我国著名营养学专家张大春先生首创“讲故事说健康”健康教育方式,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讲座4000多场,每一次讲座视频点击量都超过3000万。建议选择一批口才好的医护人员和健康从业人员组成“讲故事说健康”宣讲团,开展巡回演讲,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普及健康知识,让群众喜欢听、记得住、用得着,力争使每一个家庭都成为重视健康的家庭,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把中医养生融入健康教育。以市中医院和华康慢性病防治研究院为主体,把中医知识翻译成故事,传播中医文化、宣讲养生知识,让群众了解中医、相信中医、用中医药防治各种慢性病、常见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消除影响寿命的危害因素。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重要作用。参照“守护好一江碧水”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政协医卫界委员为主体的健康教育委员工作室,指导乡村和社区开展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果明显的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视察调研,及时了解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为推进我市健康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3、加强健康教育公益宣传。市、县级电台、电视台在专门时段开设健康教育免费栏目,播放健康教育公益性广告;日报、晚报等报刊增设健康教育免费版面,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由健康教育专门机构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栏统一模板,供各级各单位和公共场所使用。充分利用各类卫生宣传日、“医康养服务车进社区”免费筛查、健康体检、讲座和义诊等活动,传播健康知识。通过微信、短信、网络等方式,宣传防疫抗疫知识。
4、强化健康教育工作措施。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国家权威机构研究指出:投入一元钱的健康教育成本可节省8.59元医疗费用。建议将健康教育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要求,将当地卫生事业发展总费用的5%作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加大医保支持。支持各种类型医保参加者以医疗保障经费接受健康教育服务,将其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费用纳入医保范畴。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健康教育和健康水平列入各级政府年终绩效考核内容,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健康教育的推动者、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促进我市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推进、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