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12月16日讯(记者/蔡群 通讯员/刘书琴)为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部署要求,华容县北景港镇积极探索村级治理新模式,用“点线面体”做好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村民提供常态化、精细化服务。
突出特“点”属性,实施分类连户。结合“地域划分+户属性”,在“村(社区)党总支部—自然村—村民小组”的地域行政基础上,将户属性特点类似的5-15户划分为一个单元,包括种养单元(从事第一产业)、务工单元(从事第二、三产业)、困难单元(低保、残疾、特困等困难群体)、留守单元(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等四类单元,每类单元分别确定一位村民代表,以此分类连户,建立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全镇共607名村民代表负责207个种养单元、179个务工单元、103个困难单元、118个留守单元。
整合多“线”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北景港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让基层治理的“民”味逐步多了起来。一是联感情,将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与“五个到户”深度结合,做到多走动、多帮助、多倾听。二是宣政策,村民代表户每月组织本单元群众开展屋场会、茶话会,讲一讲政策、谈一谈感悟、说一说建议。三是守安全,时刻将安全作为首要责任,畅通突发疾病、房屋、用火用电、机器设备等问题反馈渠道。截至目前共开展屋场会12场,积极给群众讲解他们关心的涉及医保、社保等民生问题,使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确保全“面”覆盖,开展精准滴灌。全镇12个村(社区)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实现了代表联到户、户户有人联、家家有服务。同时,针对不同单元,一方面制定“服务菜单”,精准对接。种养单元着力助推产业增产增收;务工单元着力共享就业咨询;困难单元着力提供志愿劳动;留守单元着力关心生活日常,做到精准高效服务。另一方面收集“民情清单”,精准销号。每月将民情意见整理、反馈至所在村党总支,建立工作台账,将具体问题、具体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促进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