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周边蓄水湖成越冬候鸟重要栖息地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12-03 17:37:36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严钦海)今年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给前来越冬的水鸟带来一定困扰,部分候鸟向周边湿地转移,蓄水湖就成为了冬候鸟选择的理想栖息地。


蓄水湖地处洞庭湖东岸外围,与洞庭湖只有一堤之隔。站在堤上观察,只见一群群大雁从空中缓慢降落在湖面上,与先前降落的大雁会合。来洞庭湖湿地越冬的候鸟基本上都是水鸟,洞庭湖遭遇几个月的干旱,大范围的干枯导致地面坚硬,不适应水鸟停歇,而蓄水湖里的浅水洲滩非常适合冬候鸟栖息。雁群中有豆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灰雁、鸿雁,数量最多的是豆雁,它们因为嘴尖上有形似大豆的黄色斑块而得名。有的豆雁立在水中,与反嘴鹬成为友好邻居,有的站在露出水面的泥滩上,尽情享受冬日暖阳,几只鸿雁则弯着脖子蹲在地上打盹休息。


湖面上空,一大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尽情飞舞,然后缓缓降落在露出水面的小洲干上,它们排列的形状跟小洲子的形状一样呈半月形。300多只白琵鹭在这个小湖中形成较大阵容,洁白的羽毛、像琵琶一样的大嘴远远看去十分醒目。与白琵鹭相邻的黑色鸟类是鸬鹚,在洞庭湖区,白琵鹭歇在哪里,鸬鹚也总是喜欢跟随到哪里,远远望去黑白分明,十分显眼。不远处,一只赤麻鸭在觅食,留守的斑嘴鸭终于等到同伴的到来,一对小天鹅带着今年出生的4只幼鸟也不远万里来到了这里。


仔细观察,蓄水湖是一个鸟类生物多样性的湿地。因为有水,所以吸引了众多候鸟的到来。除了这些体形较大的鸟类,还有体形很小的鹤鹬、凤头麦鸡、黑翅长脚鹬、扇尾沙锥、黑尾塍鹬等鸻鹬类冬候鸟。


据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蓄水湖地处保护区范围,面积100公顷,1500多亩,是麻塘垸重要的调蓄湖泊。早在2020年,保护区实施退养还湖工程,进行了湖泊清淤、湿地植被种植、岸线整治和巡护栈道建设,湿地自然生态功能得以修复,成为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责任编辑:周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