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李名虎 欧阳神军)在岳阳县荣家湾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花灯传承人陈四龙,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花灯制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到陈四龙的花灯制作工坊,他正为刚刚完成的一盏花灯贴画上膜。这款花灯小巧玲珑,立体的六边菱形状四周被传统的剪纸覆盖,纯手工拼接、安装,节庆的氛围十分浓郁。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花灯第五代传承人陈四龙: 岳州花灯制作工艺有20多道,首先是选料、下料、编织、拓印、绘画等,最后是糊纸包装。最难的一项就是文化的传承,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受到父辈们的熏陶,陈四龙打小就喜欢看花灯、烧团年火、猜灯谜,和家人一起制作花灯、耍花灯。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岳州花灯艺术的探索、传承与创新,已创造出了20多款40多个样式的岳州花灯。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他就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用剪纸的方式贴到花灯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党爱国之情。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花灯第五代传承人陈四龙: 我们在传统的工艺制作基础上,采取了文创的形式,融入了现代的一些元素,包括在庆祝二十大喜迎二十大等方面,我们通过剪纸绘画把这些新的元素融汇在花灯里面,让老百姓在寓教于乐的一些活动中,积极参与爱党爱国爱传统文化活动。
岳州花灯制作始于明末清初,传承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可以说“岳州花灯”的历史是一部岳阳地域文化史,从想花灯、扎花灯、玩花灯到卖花灯、展花灯,真实客观记录了岳阳人民从事生产、生活,开展文化活动的历史现状。2021年,岳州花灯成为岳阳市非遗项目,今年洞庭渔火季期间,陈四龙带领制作的岳州花灯点亮整个洞庭南路,成为市民游客观赏打卡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