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李名虎 李亚麟)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基调,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在破局“化工围江”的阵痛中迎来“绿色蝶变”。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在湘实地督查期间,肯定了湖南十条典型经验做法,我市破局“化工围江”赋能“绿色发展”案例名列其中并予以推广。
在长江干线临湘段,新修建的临湘塔生态文化主题公园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前来休闲散步的市民,在秀美的长江岸边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江河奔腾。
位于生态文化公园附近的这片工业用地曾是全国最大的农药生产加工基地,2018年开始,岳阳市对全市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35家存量化工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推进“关、搬、转、改”。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淘汰退出了污染排放高、效益低下的农化制剂产品,升级改造后的新材料产品装置整体搬迁至5公里外的化工产业园,按照环评最严标准整体设计施工,明年6月将正式投入生产。
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珊:真正地做到安全生产、绿色生产,要从原来的基础上,达到自动化、智慧化的生产要求。
退出旧动能,引进新技术,激发新动能。在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800万吨炼油装置正满负荷运转,这套企业自主研发的管式液相加氢炼油成套设备于今年首次应用于炼油装置,比较过去传统工艺,氢耗可下降约50%,装置能耗降低20%以上。通过源头和末端管控的双重推进,长岭炼化累计投资超过2亿元,实施各类隐患整治、环保提质改造项目20多个,建设投用了多套尾气回收、烟气治理等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设施,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
中石化长岭炼化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妙云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采取“新增二氧化碳化学利用装置”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减排,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碳减排58万吨。同时,进一步提升环保效益双赢的局面,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作出长岭贡献。
2018年以来,岳阳市把修复长江和洞庭湖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累计投入300多亿元,重点实施沿江化工企业整治、长江岸线码头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沿江环湖生态修复、沿江环湖地区“空心房”整治、重点领域整治、河长巡河“七大行动”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2020年起,针对“化工围江”乱象,岳阳停产234家造纸企业,完成35家造纸企业制浆产能退出,关闭淘汰47家苎麻纺织企业,出台沿江化工生产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方案,从根源上解决长江沿岸和环洞庭湖生态环境系列问题。今年前三季度,岳阳化工企业规模工业产值整体增长超过25%,石化产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