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10-11 10:12:36

图片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迎来了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80%以上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都没有得到治疗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达16.6%。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焦虑、抑郁、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发病率也进一步上升。精神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负担重,给公众、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关于精神卫生,你了解多少?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重归社会。

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促进健康人增进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医学方面的咨询。

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痴呆症、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发育障碍。

1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也是世界范围内造成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所熟知的一代巨星张国荣、美国演员罗宾·威廉姆斯、青年翻译家孙仲旭都是因抑郁症而采取了决绝的方式离开世界。

抑郁症可能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能力,最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


2
双相情感障碍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躁郁症,患者通常有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间有情绪正常期。全世界有约6000万人受这种障碍影响。


3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全世界约有患者2100万人。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常见的精神病症状包括幻听和妄想,让人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


4
痴呆症

痴呆症在全世界影响着超过3500万人。它影响记忆、思考、理解、语言和判断等能力,患者通常还伴有情绪控制、社会行为能力方面的退化。


5
发育障碍

发育障碍是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总称。发育障碍会导致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有关的功能损伤或延迟,造成社会行为、沟通和语言能力受损。


人一生中常见精神问题

1
婴幼儿(0-3岁)
问题: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
学龄前儿童(4-6岁)
问题: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建议: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
学龄儿童(7-12岁)


4
青少年(13-18岁)

问题: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

建议: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6
中青年(19-55岁)

问题: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

建议: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7
中老年(55岁以上)
问题: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
建议: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来源:岳阳市康复医院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