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当季,逐渐干燥的天气和越来越明显的昼夜温差都在提醒着我们,金秋季节已然登场。
秋意渐浓,皮肤干燥、掉发、口唇干燥、便秘、感冒、疲乏…这个时候的身体容易像这多变的气候一样状况频出。
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小步为大家介绍一些秋季养生小知识,有需要的可以点赞保存哦~

· 秋季如何养生?·
养阴清燥润肺气
秋季干燥,燥气伤肺,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



秋季养肺记住这3点
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上午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2. 最简单的养肺法:一杯热水
秋季伤肺的主要原因是“燥”,因此养肺的重点便是“润”,可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
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除此之外,每天保证喝水2000毫升。
3. 最便宜的养肺法:开怀大笑
当人在大笑时,可帮助身体吸收更多氧气,并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平时在家里,我们可以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慢慢“吹”出,让肺部气体交换得更充分。
秋季养生避免做这5件事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等,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2. 避免运动量过大
一年之中秋收冬藏,养阴滋阴是秋季的首要任务。最好选择早晚锻炼,选一些平缓的项目,比如打太极、散步等,千万不要在太阳下暴晒,避免中暑。
3. 避免湿发入睡
夏末秋初,头发半干的情况下睡觉,会使得头发中的水分在蒸发过程中带走大量热量,寒气侵袭人体,容易感冒,尤其是老年人,头部受到刺激还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4. 避免熬夜
应该早睡早起,顺应季节变化,早睡是为了养精蓄锐,早起是为了肺气得以舒展。
5. 避免吹凉风
秋天别再过于贪凉风,吹空调最好避免皮肤直接被风吹,尤其是敏感的面部和脖子等处,可以用丝巾遮挡一下脖子。要防“秋老虎”,建议晚间泡脚,能解暑热,有助散热入眠。
立秋按3穴
入秋后,常常会觉得口鼻咽喉干燥或有干咳等症状。此时,常揉揉列缺穴可以达到润肺养喉的作用,对慢性咽炎的辅助治疗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方法:将两手张开呈八字形,再将虎口轻轻相扣。食指沿着桡骨的方向轻轻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这时指尖能摸到一个裂缝,这个地方就是列缺穴。
用大拇指的指甲来掐按列缺穴,一般每天早晚各掐按1次,每次3分钟左右,以局部酸胀舒适为度。
2. 合谷穴:缓解便秘
秋季气候干燥,按揉合谷穴,可以缓解轻度便秘。
方法:把手并拢,拇指使劲往里收,这块肌肉的最高点就是按压合谷穴的地方。从最高点上向掌骨位置去按压,按压时会感到酸、麻、胀、痛。
这个穴位可以每次按压30到40次,一紧一松,每天早晚各1次。
3. 迎香穴:去燥润肺,宣通鼻窍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到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3分钟左右。
少吃西瓜多吃豆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
红小豆:利水消肿
黑豆:健脾补肾
三豆汤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不可盲目贴秋膘:
1.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
2.本身肥胖、营养过剩,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不宜贴秋膘。
注意:形体偏瘦,平时食欲不佳的人适宜贴秋膘。由于慢性疾病,出现营养不良者可以贴秋膘。
素食也能起到贴秋膘的作用:
1.选择素食中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豆类和菌类。豆制品中不仅含有优质蛋白并且含有豆固醇,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2.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可以作为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


· 秋季养生吃什么?·
多吃这2种菜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花椰菜所含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
2. 芹菜—降压促睡眠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多吃这2种瓜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2. 木瓜—祛燥润肠
木瓜除了当水果,到秋天还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多喝这2种茶
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菊花乌梅甘草饮—宣肺利咽
将菊花2克、乌梅1枚、甘草1克放进杯中,用开水冲泡饮用,可以起到疏风缓急、宣肺利咽等作用。
来源:岳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