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9-07 09:38:29

“8月中、下旬,我们在大学新生中间做了一次入户走访,虽说走访的贫困学生数量有限,但我们从这些学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们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9月5日,在中国慈善日接受采访的市慈善办主任张铁军感言道:“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从这些学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公益活动开展的意义。”张铁军娓娓地向记者讲述着高考之后那些寒门学子们的故事:


他叫何锦,到他家走访时,我们以为对象搞错了。两层新修的楼房,窗明几净,屋后是硕果累累的葡萄园,他的母亲王丽萍见我们来了,连忙端茶送水,还把一果盆洗净的葡萄送到我们面前,请我们品尝。



“这葡萄真的蛮甜。”随同走访的市慈善办工作人员小李一边说,一边停不住嘴。


“你们来我家访贫问苦,我心里像葡萄一样的甜呢。”何锦的母亲王丽萍高兴地接过小李的话。


“你儿子何锦呢?”一旁的君山区慈善办的同志问。


“高考结束后,他一直在挂口镇打工。伢儿懂事,他想打工挣点学费,帮我减轻一点负担。”何丽萍说,“我伢儿晓得你们今天上门看望我们,正在往回家的路上赶。”


说起儿子何锦,何丽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她说:“儿子1米8的个头,是帮助我照顾我爱人的好搭手。12年前,我爱人因为一场车祸,瘫痪在床,前年患口腔癌动了3次手术。为我爱人治病,家里花掉了100多万,早就背了一南山的债。我儿子的叔爷,还有伯伯等一众亲戚见我家里刮风漏风,下雨漏雨,晚上还漏星星,送的送砖,送的送水泥,出的出劳力,掀掉了原来风都吹得倒的房子,帮我们盖了楼房。我感谢他们,感谢好心人这么多年的帮助!孩子读书也还努力,考上了天津的一所大学,儿子说,妈妈,你放心,到了大学,他会勤工俭学,学好知识和本领,报答我,报答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有见到何锦,但从他母亲何丽萍的言词之中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有理想、懂感恩的男孩,我们只希望捐给他的那几千元助学金能助推他放飞梦想。




在云溪区岳化总厂一栋破旧的家属楼前,一位带着头盔,身穿黄色美团外卖送餐T衫、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格外引人注目。是他把我们带进了一楼一套不足50平米的老式屋子里,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一个老婆婆见我们进来,连忙起身打招呼。我们问她,蒋和朋呢?那个送外卖的小伙子腼腆地接过话,说:“我就是。”从这寒暄中我们得知,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是他奶奶把他带大的;他的爷爷快80岁了,腿脚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他的父亲是一名货车司机,因为交通事故,如今卧病在床。高考结束后,他在社区做了几天义工,然后就一直送外卖。送外卖的时间主要是在中午12点左右、晚上6点左右和深夜11点左右。一天下来,可以扎100多元,生意好,可以挣将近200元。他告诉我们,他已经挣了差不多7000块钱。离湘潭大学开学的时间还有一、二十多天,他想争取挣8000块钱,这样他的学杂费就差不多有着落了。在这位外卖哥的身上,我们找不到一点因为家庭贫困所产生的自卑情绪,他通过自强不息,勤工俭学的方式,重拾生活的希望,他是那么的阳光、向上。他说,他考上的是湘潭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大学毕业,等他学到了真本事,他要为他爷爷奶奶盖一所南北通透、住起来舒服的大房子。


在华容、平江、临湘,差不多每个县、市、区都有像何锦、蒋和朋这样自强不息的大学新生,他们以梦为马,沐浴着慈善的阳光,在为理想和青春前行。

(通讯员 朱开见 李夏 冯浩)

责任编辑:周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