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神圣的仪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参加8月24“爱聚巴陵·逐梦同行”2022年“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的华容县慈善办主任孔少端深有感触地说,三位学子的发言感人肺腑,让他感受到了善行的力量和慈善工作的意义。
杨涵是来自湘阴的一名双下肢截瘫的学子,考取了湖南财政经济政法学院,11年前他和他父亲在路上遭遇车祸,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除了钻心的疼痛之外,他意识到自己的双腿失去了知觉。还有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事实,他父亲为保护他,头颅被汽车撞破,还处在昏迷状态。肇事者只交了一万元的住院治疗费外,再没有露面,他的父亲做了3次开颅手术,他也做了多次手术。巨大的打击和高额的治疗费并没有压跨他的母亲,相反,一个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母亲经常劝慰他,“‘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苦难往往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是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敏感、脆弱、易怒的杨涵慢慢变得安静。杨涵说,是母亲的鼓励把他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是母亲用万倍的艰辛和无私的关爱改变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母亲一直陪读,他能考上大学,与母亲的陪伴分不开。这些年来,他们一家生活很不容易,邻里乡亲、亲戚朋友给了他们一家不少帮助,县、镇两级党政领导也不时来看望他们,还把他们列为了贫困建档立卡户,学校为了方便他读书,为他和他母亲提供了宿舍。在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坐在轮椅上代表受助学子发言的杨涵说,是爱心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变得阳光、开朗、向上,他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回报每一位帮助过他的人。
杨雨盟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带着一副眼镜,笑靥如花。今年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她的录取通知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亲自送到她手上的。一个重点大学的校长,为什么会亲自上门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杨雨盟的手上?原来,这位看上去和平常人并无二样的女孩从小失聪,听不见小鸟的欢叫、小溪的欢歌、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听不到妈妈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在楼区街道、社区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顺利地植入了人工耳蜗,听到了声音。在学校,老师把她安排在前排就坐,同学们和她交流尽量放慢语速。这位懂事的女孩说,是学校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让她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她报考的是特殊教育专业,希望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帮助更多的残障孩子融入社会。
“我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下岗多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疾病增多,找一份适合的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我母亲工作中,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左腿骨折,家庭的经济越发困难。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我的父母一半是喜,一半是忧,不知学费和生活费从哪里来。幸运的是,岳阳市慈善总会的‘爱心改变命运’公益助学帮助我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徐懿夫今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作为受助学子代表,他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表示,“将带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不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期望。学有所成之后,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通讯员 张铁军 朱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