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渡镇:让党员教育培训在田间地头真正“落地生根”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8-28 12:51:53
岳阳广电全媒体8月28日讯(记者/蔡群 通讯员/易梦琦)治河渡镇是临近华容县城的一个小镇,全镇在册党员735人,因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因素,常年在家党员不足500人。在家党员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60%,日常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收效不佳的困境。为打破这种局面,治河渡镇党委政府深入落实“党建+”战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探索出了一条党员教育的“新路子”,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
形式“活”起来。在形式上进行丰富创新:一是针对在家的党员。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将“第一议题”的学习地点从“会场”搬到“禾场”“田场”“广场”等老百姓熟悉的地方,既方便了周边行动不便的党员,又能调动党员们参与的积极性。二是针对在外地的党员。“线上”+“线下”同步推进。采取智能化手段,长期在外工作的党员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实现每年教育培训的目标。三是针对在家但因病无法参训的党员。对这部分党员采取“送学上门”形式,由村(社区)党务专干精心梳理,上门为他们精心讲学,这样在讲的过程中,也能提升党务专干的党建业务能力。

内容“实”起来。在内容上进行充实完善:一是“被动”变“主动”。由过去单纯的支部书记讲授转变为党员中的“能人”、“致富大户”自己讲,培训前各村(社区)提前下发近段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热点,由党员据此结合农村实际准备培训内容。二是“高大上”变“接地气”。培训的内容更多地考虑农村党员的文化层次及接受程度,选取老百姓感兴趣、关心的农业种植、养殖、土地政策等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的相关话题,宏微观结合,切实从培训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让党员在“乐中学”、“学中乐”。三是“冗长”变“精短”。治河渡镇坚持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长训”变“短训”,严格规划时间,一次课程内容安排不超过2个小时,在有限时间内让党员学习到的都是精华。


成果“用”起来。在成果运用上进行检验及“回头看”:相较以前学完就忘、学完就丢的无效学习,该镇探索推行了一套心得交流学习机制,在家的党员以“屋场会”的形式交流培训心得,在外的党员以微信群“微心得”的形式发送心得体会。该机制还与党员积分制挂钩,这样的运行会让党员学习更有动力。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蔡群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