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那些长期喝冰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8-18 11:03:02
图片

那些长期喝凉水的人

都怎样了?

/

多喝热水

/


中国人最爱喝啥?

茶?红糖水?白酒?

……

错!

热水!


当你吃饭时

喝点热水...

当你头疼时

喝点热水...

当你陷入爱情,想撒娇求哄都是


图片


一句“多喝热水”好像就是最有效的关心。哪怕是炎炎夏日,想喝口冰水解渴,也会被长辈劝阻:“少喝凉的!


而在西方国家,乃至日韩等亚洲国家,都是习惯性喝冰水。


唯独在中国,喝热水仿佛可以治百病的神秘东方力量。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我们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喝冰水?

///

/

吃凉的

/

中国人喝热水的前生今世

中国人确实很早就会煮水了。


古时候,大家吃喝拉撒都在河里,河水难免被污染,含有大量的病菌,所以,喝冷水会得痢疾、传染病。


《周礼》中记载,往水中投掷热石可灭虫防疫。《养生要集》中写道:“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


图片

不过热水对古人来说其实是奢侈品

煤炭木炭都是稀罕物

上山砍柴又危险

平时基本就靠井水河水过活

哪里管热不热


要说养成根深蒂固喝开水的习惯

要从1952年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讲起


图片



那时不卫生的饮水习惯

导致霍乱流行、疫病泛滥

热水作为简单有效的灭菌手段

被政府大力推广

乃至于在当时热水瓶也一度畅销

甚至成为结婚时必备的四大彩礼之一


图片


如果说是为了消菌杀毒

才提倡喝热水,也无可厚非。


但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却让人们对“温度”,有了执念


喝热水=不能饮用一切凉的


早起喝冰酸奶是不行的,要放一会

即使夏天,吃个冰棍喝个冷饮

也会被妈妈或者妈妈的妈妈教育几句:吃凉的,对胃不好!


所以,吃凉的究竟对胃有没有危害?



/

吃凉的

/

凉,有什么危害呢?

要知道

身体有一套严密的温度调节机制

 下丘脑作为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一旦接收到温度变化的信号

就会指导身体立即做出反应

这套温度调节的机制

并不会因为喝冰水而有所不同

不管你喝的是冰的还是烫的

胃内温度变化都会控制在0.3℃ 内


图片

生活中常见的胃痛,通常是急性肠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这两种疾病和喝冰水都没什么关系。


那为什么有些人一吃冰就不舒服?


01

对冷的东西敏感


不同人对于冷的反应和耐受程度不同。一吃冰就拉肚子,可能是因为消化道平滑肌对温度相对更敏感,吃下的冰让胃肠道发生了痉挛。


也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型,因受凉、受刺激及情绪波动后导致腹痛、腹泻。


这种情况应当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


02

一次性吃太多

另外,一次性吃太多冰的东西。也可能会造成头疼,一次性喝下大量冰水(超过了人体承受力),你的上颚会被迅速冷却,上颚的神经中枢会向大脑发出警报,额头或太阳穴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情况可对太阳穴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


图片

所以只要你吃冰的,没啥反应,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吃喝


如果你本就爱喝热水,继续喝就行,但记住不要超过65℃,否则增加食道癌风险。(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提示)


当然, 喝水也是一门学问

/   ///

/

少吃凉的

/

9成中国人不会喝水 

据《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95.3%的人不会喝水,65.9%的人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


喝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普通成年人每天应饮水1500~1700毫升(7~8杯),其中女性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


产后6个月内的哺乳期妈妈应每天额外增加饮水1000毫升。儿童饮水量约为1200毫升


什么时间喝

每天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晨起、睡前、餐前,其他日常时间里均匀分布。


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预防夜间失水。


尽量避免饭后大量喝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怎么喝

日常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正常情况下,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天6~8杯水。


水温不宜过凉也不宜过热,最适宜的饮用水温度为10℃~40℃。


喝什么

从单纯补水的角度来说,白开水、矿泉水是最优来源,而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的杂质含量较高,可通过净水器过滤再烧开后饮用。


缺水的信号

缺水最明显的信号,是口渴和少尿:


当失水达到体重的2%时,会感到口渴,这时身体已经明显缺水;


当失水量为3%~5%时,出现皮肤干燥、烦躁不安、食欲降低等表现;


当失水量达到5%~10%时,出现脉搏减弱,皮肤苍白、弹性差,眼窝凹陷,哭时泪少,呼吸变快等不适。


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除了口渴外,还会出现尿少、尿黄等信号,且尿液颜色随着缺水程度增加而加深。


/

summer

/

不爱喝水的人 

都怎么样了?


不爱喝水是这些疾病的温床


血栓

如果三高患者饮水不足,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建议“三高”患者多喝镁含量高的水。


痛风

痛风的原因是血尿酸水平过高,而尿酸一般是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若喝水量过少,尿酸在体内沉积,增加痛风患病风险。


结石

据调查发现,很多肾结石、尿路结石患者,日常饮水量比一般人少。


喝水少会导致尿量减少,体内的废弃物不能随着尿液及时排出来,易形成结石;同时排尿次数的减少还会给细菌创造条件,引发尿路感染。


便秘

人体排出的粪便中70%都是水分,若身体缺水,大便的含水量降低,其中仅存的水分被大肠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泄不畅。


建议便秘的人每天喝2.0升水,分成8~10次喝,同时多吃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