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所谓“未病先防”,养生保健对老年人格外重要。中医养生它是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的养生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从中医养生观念对老年人进行指导,以起到防病健身、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市中医医院老年医学博士朱浩介绍,老年人要注重以下6个方面的养生。
一、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节制饮食,爱护脾胃,脾才不容易生病,暴饮暴食有害身体,勿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偏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以五谷为养,以五果为助,以五畜为益,以五菜为充,使谷果、畜、蔬菜适当搭配,营养丰富全面,延缓衰老。注意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不宜过冷,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消化能力较差,应当注意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二、运动养生
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应该有节制,不论坐位、睡眠、行走、都要保持一定的规律,以防“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的劳力、劳心都会有损身体健康,适当的运动,强身健体,有劳有逸,有张有弛,有常有节,动静结合,不过劳过逸,可参加一些养生运动如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散步、游泳、气功等,坚持做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从而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的目的。
三、四季养生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老年人所生活的环境不要变化太大或太快,一年四季中,春季万物生发,阳气上升,要增加户外活动,夏季阳气逐渐上升达到顶峰,要顾护阳气,不宜过度的清凉,秋季气候逐渐收敛,天气转凉,燥邪容易侵袭人体,可以食用滋阴润燥收敛之品,冬天万物收藏,阳气最弱,阴气最盛,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失眠,避免辛辣刺激发散的食物;依四时调整睡眠习惯,春夏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促进健康。
四、情志养生
每天保持心情舒畅是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方面,在心态上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心态阳光乐观积极,保持豁达的胸怀,减少情绪的波动,恬静淡泊,生活中可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和社交活动,比如钓鱼、下棋、广场舞等。如果情志波动太过,首伤心肝,其次伤各个脏腑,从而引发脏腑各类病症。
五、药膳养生
老年人脾胃虚弱,饮食要以易于消化吸收,烹制上应做成软食、糕点、饮料、粥食类。在中老年时期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逐渐减退,可吃益脑食物如鱼类、蛋类、豆制品、坚果、木耳、胡萝卜等;老年人体质虚弱,脏腑功能渐衰,适时、适当地服用一些补益药物如人参、黄芪、枸杞子、麦冬、阿胶等,可以达到抗老强身的作用,但是应当避免胡乱进补;老年人多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要以蒸、煮、炒的制作方式为主,避免炸、烤、烧,如玉竹炒苦瓜、生地蒸鲈鱼、山药蒸排骨等,也可以服用药膳粥,主要包括薏仁米、山药、枸杞、粳米、红枣,其中薏仁米可利水,消除湿气,有利于拘挛;山药可健脾胃,补肺肾益;枸杞则补肝肾,生精血;粳米和红枣可养胃,同时缓和药性,共同调理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
六、中医理疗
中医理疗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调节脏腑的作用,穴位贴敷、拔罐、按摩、三伏贴、因时针灸,因时针灸是根据子午流注理论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独特取穴针刺治疗方法,也是老年人健康养身的方法之一,可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法,解除老年人便秘等,中医理疗对身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抵抗力差、身体虚弱的老年人适当的做一些理疗有助身体健康。
虚是老年体质的共性,是体质变化规律的自然体现,对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中医药养生可以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