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严钦海 田瑞 杜娟)近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夏候鸟调查中发现,有多种林鸟选择在洞庭湖边的黄沙湾筑巢繁殖,呈现出鸟类生物的多样性。
黄沙湾地处洞庭湖东岸,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名木众多,百年以上的古树有30多种。从早到晚多种鸟叫声不绝于耳,平时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大杜鹃、四声杜鹃、噪鹃等鸟类,在这里偶尔会露出它们的真容。
黄沙湾鸟类资源丰富,鸟的种类比这里的古树种类还要多。长相最漂亮的是黄鹂[lí],学名黑枕黄鹂,金黄色的羽毛十分艳丽,调查中发现了6只黄鹂在这一带活动。数量最多的是灰喜鹊,一天到晚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的鸟巢离地面最高。
比灰喜鹊巢矮一些的是灰卷尾和蜡嘴鹊巢。在一棵樟树的横枝上,一对灰卷尾已经孵出了4只小鸟,它们张着小嘴嗷嗷待哺。灰卷尾给小鸟喂食的次数特别多,它们一会儿抓一只小昆虫,一会儿又喂上一只大昆虫。可惜昆虫太大,这只小鸟吞不下,大鸟的嘴又缩回来递给另一只小鸟吃。离灰卷尾大约5米远的地方是蜡嘴鹊的鸟巢,两只蜡嘴鹊有时同时照看着小鸟,有时一只外出觅食,另一只守护在巢中。
再往前行走几十米,只见一只松鸦在地上衔起一嘴苔藓用于铺垫鸟巢。一对松鸦联手在树干的三杈处搭建了一个巢穴,一只松鸦整天趴在窝里孵化小鸟,另一只则每隔一段时间送来食物。不远处的地面上,一只乌灰鸫用嘴叨起了一把蚯蚓,飞到树干上去给小鸟作为美餐,一只吃过食物的小乌灰鸫从巢里爬了出来,开始蹒跚学步。
要说筑巢难度最大的恐怕是灰头绿啄木鸟了,头顶有红色的是雄性灰头绿啄木鸟,没有红色的是雌性啄木鸟。它们前后花了个把月的时间,硬是在十几米高的树干上啄了一个洞,建起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随后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孵蛋、育雏,两只亲鸟轮流给小鸟喂食。现在小鸟翅膀硬了,已离开树洞远走高飞。
从草长莺飞的春天到烈日炎炎的夏天,前来黄沙湾的鸟类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络绎不绝,人鸟相安的画面处处可见。
游客易思:沙湾的风景很好,鸟很多,还有很多鸟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