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唐筛”您需要知道这些

孕妇
我家里没有家族遗传病史;我生育过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不需做产前筛查吗?
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精卵结合,染色体重新组合的过程是随机的,染色体病是遗传病,但是它的发病原因可能是不良环境因素、生物感染、高龄妊娠等。
专家
现实门诊中遗传因素导致的21三体占比较少,毕竟染色体异常的夫妇很少。
专家
(二)
唐氏筛查风险人群该怎么办?
唐氏筛查风险人群的进一步检查及诊断
✅ 产前筛查就像过筛子一样是初筛,孕期通过产前筛查可以将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的风险人群找出来。
✅ 通过孕妇外周血游离DNA检测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产前诊断措施进一步检查及诊断。
✅ 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需要通过Ⅲ级超声检查进一步诊断。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 DNA产前检测
羊水穿刺产前诊断
乙肝母婴传播的危害
✔ 乙肝病毒经母婴传播后,90%婴儿可能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发展成为慢性肝炎,成年后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 有的婴儿则会因少量乙肝病毒刺激而产生乙肝病毒抗体,或发生急性肝炎,甚至引发肝衰竭而死亡。
✔ HBV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 我国约30-50%HBV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 母婴传播包括:
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产后感染
✔ 乙肝母婴传播大多数发生在临产或分娩时,由于母亲产道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带有乙肝病毒,会使婴儿经口吞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而受传染。
✔ 乙肝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越早越好)免费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 100IU)+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mg/0.5ml,可以让90%的新生儿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避免被乙肝感染。
✔ 给予具有HBV母婴传播高危因素孕妇予以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发生HBV母婴传播的概率<1%,即HBV母婴传播阻断率接近100%。
✔ 目前研究表明剖宫产不能减少乙肝母婴传播几率,应根据产科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 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接种HBI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鼓励进行母乳喂养。
✔ 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建议分娩后可以立即停药,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之后,可以母乳喂养,不会增加新生儿乙肝的几率。
✔ 以治疗为目而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分娩后需要继续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指南不建议哺乳。
✔ 喂养前应该洗手,擦拭乳头;乳头皲裂、渗血或婴儿口腔溃疡、黏膜损伤者暂停母乳喂养。
(二)
阻断艾滋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性传播
通过性交方式在异性之间和同性之间传播,包括阴道交/口交/肛交等,发生体液交换性行为均存在艾滋病传播风险。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胎盘、分娩和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血液传播
包括共用未经消毒注射器和针头吸毒、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污染的采血设备和器械等。
近年来,性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每年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传播的比例已超过90%。
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三)
阻断梅毒母婴传播
✔ 梅毒是由于感染了梅毒螺旋体(一种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严重性传播疾病。如果在感染早期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并播散到全身,引发不可康复的心血管、骨骼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 如果妇女感染了梅毒,不论在疾病哪一时期怀孕,病原体都有可能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死产及出生后的先天梅毒。
传播途径
1 | 性传播:与已感染梅毒性伴侣发生性行为 |
2 | 母婴传播: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
3 | 血源传播:输血/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

为什么孕妇要筛查梅毒?
✔ 妊娠合并梅毒大多数为潜伏梅毒,没有临床表现和相关体征,只能通过抽血筛查发现。梅毒螺旋体在各妊娠期均可进入胎儿区域,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包括自然流产、死胎、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早产、活产儿严重后遗症等。
✔ 梅毒母婴传播的危害程度与母亲感染梅毒的时间、检测血清滴度以及孕期治疗情况有关。
梅毒感染孕妇怎样取得最好的妊娠结局?
✔ 梅毒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应在计划怀孕前进行全面体检。
✔ 建议每一位孕妇都要进行梅毒筛查,最好在首次进行产前检查时,孕早期(孕13周内)进行梅毒筛查,越早越好。
✔ 早发现,早诊断,孕期接受规范治疗及随访,孕妇及胎儿大都能取得很好的结局,有效避免早产、死胎、死产的发生,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梅毒产妇分娩后可以母乳喂养吗?
✔ 母乳喂养不是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接受规范性治疗及干预的同时,梅毒感染母亲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 但如果母亲乳头有严重破溃出血或梅毒病灶时应停止母乳喂养。
来源:湘阴县妇幼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