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山镇瓦圻村:盘活集体资源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6-20 15:45:32
岳阳广电全媒体6月20日讯(记者/余小满 通讯员/张学武 饶青青)华容县禹山镇瓦圻村位于禹山镇北部,距离县城12公里,全村集雨面积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6亩,有32个村民小组,共计3401人,村部所在地有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今年以来,瓦圻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探索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振兴乡村的新路子。
一、聚焦资源,澄清家底,挖掘发展潜力。

驻村工作队进入瓦坼村后,与村支两委多次探讨“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大家普遍认为,村内的耕地已确权、山地已开发、湖塘已承包,剩下的沿河滩坡面、废堤面有大片村集体土地杂树丛生,影响村容村貌,但是土质疏松肥沃,可有效利用,且具有规模化发展的潜力。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838亩河滩地统一收归村集体用以发展经济。


二、聚焦市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

土地收回来了,种什么?在华容县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瓦圻村通过学习、考察,反复研判,最后决定选择规模性种植枳壳,打造“枳壳套种金丝皇菊”产业基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枳壳的市场价格比较平稳,没有很大的起伏波动。亩平投入农资、人工成本以及其他辅助种植的设备费用约在2000元左右,从江西引进的优质嫁接苗三年后即可挂果,五年后高产,盛果之后每株树的产量在三十公斤左右,每亩净收益能达五千元以上。二是有适宜的地理条件。村域内平均海拔42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气候湿润,土壤总体为弱酸性土质,具备种植枳壳中药材的天然优势。三是有良好的发展氛围。禹山镇作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全镇共有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0余亩,拥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市级龙头龙企业2个,能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和外销等服务。不愁产品没有销路,当前就陆续有客户要求签约订单。


三、聚焦资金,多方筹措,提供坚实保障。

经初步估算,产业基地前三年属于投入阶段,所需资金近百万元。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瓦圻村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助推产业发展。一是争取政策倾斜以上级政策为导向,争取更高额度的乡村振兴资金分配倾斜,县乡村振兴局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整合经济收益。近年来我村利用山地、废弃校园开发公墓基地,每年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除了偿还老旧债务外,还有一定的积蓄。将村级公路发包种树也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共整合这些资金30余万元投入基地建设。三是筹集帮扶资金。联点的县级领导筹得资金5万元、后盾单位城管执法局承诺10万元的资金帮扶、工作队争取外援5万元等。多元化投入格局,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聚焦管理,共同参与,推动健康发展。

为加强对中药材基地的管护,确保树苗种植存活率90%以上。一是成立专业管护小组,成立了由村干部带头包干负责的多个管护小组,选派党员志愿者为护林员和监督人员,明确各小组的负责地段区域和相关责任,与村干部的绩效考核和党员的积分管理挂钩。二是广泛吸纳农户合作,鼓励附近农户在中药材基地套种黄豆、菊花等经济作物,收益归农户,并给予化肥等物质奖励 ,既有效利用了土地,又达到了除草管护的效果。三是带动弱势群体参与,照顾性组织沿线就近的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直接参与务工,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劳务收入,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截至目前,瓦圻村已规模性种植枳壳838亩,其中套种菊花150亩,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逐年拓展种植面积,增加套种中药材品种,吸引更多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争做振兴瓦圻村的中坚力量。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蔡群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