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先来看看湖南名师对今年作文题的点评:
尊重规律,练好基本功
周玉龙:长沙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高中语文省级骨干教师
从去年到今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命题,既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又有创新求变的风格。从“体育之效,强弱互变”到“棋法与棋力的辩证关系”,都注重命题情境的设置,命题情境都关涉生活与学科特点,都讲究综合思辨,都强调启示性。今年的作文题命制,语料表述简明流畅,思维锤炼逻辑自洽,寓意阐发事与理合,写作指令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作文命题优于去年。
从概念内涵看,应有区分、辨析的意识。本手,是下法正规、合乎棋理,讲究规律与正道。妙手,指下法精妙、出人意料,追求变化与创新。俗手,看似合理、其实受损,指违背规律、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辨析本手、妙手、俗手的不同涵义及其在对弈中的作用,是写作的基点。
从逻辑关系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阐述了基础与创造的关系。本手是下限、底线,妙手是上限、高度,下棋对弈,是智者所为。阐述不同的“手”与不同的“力”之间的关系,是写作的难点。
从任务指令看,“结合材料”“颇具启示意义”,意味着“启示”是从“材料”中得来的,这是构思写作的重点。意味着写作基于“下棋”,但不止于“下棋”,可由此产生合理的联想,对历史现象、现实生活、人生成长等作比附类推。
从对象意识看,命题对本手、妙手、俗手以及由此带来的棋力高下的表述,主要是针对“初学者”而言,这是写作的盲点,写作时不能忽视这一点。从文体要求看,“写一篇文章”,意味着文体不限,给考生充分的个性发挥的空间。
从写作指归看,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功能与传统。本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育、文章写作的“立德树人”意识,关注了培德意识与启智功能。下棋对弈,智者所为;认识规律,敢于创新。弈棋之法,既显示了万物之理,也寄寓了人生之道。要想下出妙棋,就得重视本手,正如要建造华堂肯构,就必须要打好基础。这个命意启示考生:不要好高骛远,要尊重规律;练好基本功,万事方可为;要想成就人生辉煌,就要练好基本功。
以棋喻理,言近旨远
李卓: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常务理事、麦田格创始人
整体来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难度不大,比较好写。如果说去年的高考作文“强弱之辩”是一个信号或征兆,那今年“以棋喻理”更是一种鲜明的对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引导。材料中有明确指向: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所以,材料着意在“本手”与“妙手”的辩证关系上,二者是一种条件关系,具体来说,本手是妙手的必要条件。
基于此,以下几个立意单独或结合起来写作都是准确的:了解事物的规律,才能在具体的问题和行为中有所创造;掌握规律是我们有所创造的必要条件;重视基础,重视基本功,才有可能创造奇迹;不重视基础,不重视基本功,就会走向失败。在理解了本手和妙手的辩证关系后,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考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观点要鲜明,不要模棱两可。
今年高考作文难点在于,在论述的时候,首先要重视说理,不要用十分具体的素材去堆砌;同时,考生应该掌握基本规律,大家可以就生命个体来论述、说理。此外,议论文的核心目的在于阐明观点、评判是非、议论曲直、说服读者,所以考生一定要观点鲜明、力透纸背;如果是写记叙文,情感最为重要,考生要做到“在场”,通过一个故事或多个故事,引出哲理,且最好是联系自我的经历或真实感受。
写作文就要勤加训练,给自己规划好阅读时间,务必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将完整阅读与碎片阅读相结合。不要只零碎地读一些文章,每年最好保持两三本书以上的完整阅读。学生还应该重视在学校的每一次写作练习,每写一篇,就要让自己满意一篇,不满意就继续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进一步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
我县今天有两位教育工作者
下水体验高考作文题
让我们看看他们答得怎么样!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提出了谨小慎微和慎重如始的哲学思想。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同理于下围棋来说,我们都应该从“本手”开始,不能在根基未牢之前就追求“妙手”的境界。因此这里揭示一个道理,再远的路只有一步步去走,才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要一点点地,细心的,认真的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大多数人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大部分人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却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大事是由一个一个的小环节组合而成的,没有细节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事的成功。正如古人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做好“本手”的角色,选择自己的第一步。一个人生来就面临太多太多的选择,有些选择也许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如何正确地选择自己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即是围棋中的“本手”。“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的高新待遇,毅然突破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怀抱,并投身科研事业,制定八年四弹“规划,这一规划的实施,为中国建立巩固的国防科技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钱学森同志的第一选择,让他为祖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己也因此青史留名。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所谓的天才是不断地经过奋斗和打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一条康庄大道,那么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将事半功倍。选择好自己的第一步,从“本手”开始,是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发光发亮的基础。
做好“本手”的角色,坚持自己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也能穿石。荀子写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又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禾下乘凉,看华夏永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袁隆平院士数十年来一直站在水稻育种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无杂念,抛去功利色彩,恰恰达到了梦想的彼岸。他的坚持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论,也没有围着核心期刊打转的焦虑,有的只是一颗为民分忧的心,才能成为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在他的坚持的道路上,科学就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这份信念的力量,让他在梦想之路上生根发芽。
“本手”这一角色的执着,让居里夫妇的多次实验换回了科学的真谛,“本手”这一角色的选择,让爱迪生坚持了999次灯泡的实验后,还能在第1000次的实验中成功发明了灯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铭记自己的第一步,不断坚持,永不放弃,不忘初心地一直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跳属于自己的道路,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者:胡当杰
单位:平江十中

“本手”功已至,“妙手”必得之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下围棋的技巧于人生来说,同样具有教益。一个“本手”都不够纯熟的人,就想下得“妙手”出奇制胜,最终只会弄巧成拙,以拙劣的“俗手”尴尬收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任何事物都得遵循拾级而上的规律,想要投机取巧的人最终只会惹人笑柄。
还记得“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羞)”的故事吧。传说宋朝有位“才子”,决心与欧阳修一较诗才,便专程前往拜访。路遇一株大树便诗兴大发:“门前一棵树,两朵大丫杈。”这时,背后有陌生人续吟:“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才子”欣然邀陌生人同路。二人来至江边,见一群鸭子扑入河中,“才子”又曰:“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陌生人再续曰:“白毛浮绿水,红爪荡清波。”最后俩人乘船过江,“才子”高声吟道:“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原来,陌生人正是欧阳修。这位“才子”之所以自取其辱,就在于其“本手”尚不够纯熟,却自以为已入“妙手”之境。殊不知,只有腹中无物的稗子才会趾高气扬,而成熟的麦穗总是谦虚低调。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相反,技艺高超的人不用炫技,自然会有出奇制胜的妙招让人叹服。
翻阅史册,不难发现:卖油翁之所以能让油从铜钱孔入而不漏,得益于熟能生巧的反复实践;王羲之之所以能让《兰亭集序》碑帖流传至今并让爱好书法者争相模仿,得益于“墨池”的反复浸染……杨振宁先生说过,做科研要“宁拙勿巧”,其实做科研如此,为人为事又何尝不是这样?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拙”不是愚拙,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韧性,一种不达目的而不止的坚持。达芬奇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与其开始时拙劣地反复画鸡蛋密不可分。踏平坎坷成大道,这世界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平坦的大路尽头找到自己心仪的风景。
“千锤百炼始成钢,百折不挠终成才。”想要炉火纯青,下好“妙手”棋,就得循序渐进步步为赢。
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要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厌其烦的努力。贾岛为了“推敲”二字,在月夜反复徘徊;曹雪芹为了写成《红楼梦》,曾数十年如一日,先后增删数十次。“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没有什么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况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谡之所以兵败,在于他只会纸上谈兵,少了实践经验;王熙凤之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在于她总想用“先手棋”去巧取抢夺。
当然,拙不如巧,一味地蛮干是难以成大事的,一个只守“本分”的人注定只能成为“备份”,无法成为社会的主角而大放光彩,因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当我们练好了“本手”之后,也要开动脑筋向“妙手”进军。不过,“本手”功已至,“妙手”必得之,练好基本功,才能下好先手棋,这是亘古不变的不二法则。
(李海涛)
来源:平江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