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到底能不能吃?食品标签你真的看懂了吗!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5-25 10:12:18

在儿童医院营养门诊

很多家长都烦恼自家孩子不好好吃饭

挑食偏食现象严重

图片

要不就只喜欢吃零食 不吃正餐

像饼干、糖果、薯片、蛋糕、饮料……

孩子们恨不得统统搬回家

图片

更让家长头痛的是

现在食物品种这么丰富

尤其是加工类食品种类不断增加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食物中选择最适合孩子的?

图片

营养专家简单教您两招

解锁全能爸妈新技能

第一招:认识食物

不同的食物营养特点有所不同,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营养是最安全,也是最经济的选择。了解食物的主要营养特点,家长朋友们可以依据需要选择所对应的食物种类。像孩子缺钙的话,就可以选择性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乳类、豆类和深色蔬菜(空心菜、红薯叶、萝卜缨、小白菜等);如果肠胃不好,经常便秘,那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肯定少不了。此外,也可以多吃薯类以及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和奶酪。


各类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

图片

第二招:看食品标签


食品配料表有三看!


一看配料成分

鉴于现在好多小朋友都存在食物过敏的现象,家长朋友需要特别留意配料表中是否包含致敏物,如含有奶、蛋、鱼、虾贝类、大豆、花生、坚果和麸质的谷物(如小麦)及其制品等。下图是常见的八大食物过敏原。

八大食物过敏原

图片

像对小麦、乳制品、鸡蛋、大豆及坚果类过敏的孩子,家长就需要避免选择此类食物,如下图。

图片


二看配料排序

配料是按照从量多到量少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也就是说在配料表中,哪种成分越排在前面,其含量就越高。以下列三款奶制品为例。左边配料只有生牛乳,其他啥添加都没有。中间的第一位配料是生牛乳,接下来是白砂糖和果葡糖浆。而最右边的,说是奶制品中的“卧底”都不过分,其配料中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糖,第三位才是全脂奶粉。可想而知,三者的营养价值是依次下降的。

图片


三看食品添加剂

一般来说,带有“糖”、“甜”、“蜜”等字眼,如阿巴斯甜,往往都是甜味剂;带有“红”、“黄”、“蓝”等颜色字眼,如日落黄,基本都是色素;带有“胶”的,如黄原胶,大多都是增稠剂;带有苯甲酸、山梨酸字眼的一般都是防腐剂。记不清楚也没关系,在有比较的情况下,配料表越短越好。配料表名单太长的,通常不是好选择,如某品牌薯片配料表如下:

图片


营养成分表有三看!


一看标签对照的食品量

营养成分表的中间列是食品量和对应的营养素含量值,一般是按照每100毫升或每100克,或每份食品列出。在挑选类似食品时一定要记得进行单位换算,同单位比较营养素才有意义哦。如下图左侧食品含有蛋白质5.9g,钙221mg,乍一看好像是左边高。但你将单位都换算成100ml之后呢,180度大反转!

图片


二看营养素参考值%

营养素参考值%(NRV%)相当于我们每一天所需要营养素的百分比,是以一个日需2000 Kcal的营养搭配来定的。而每个孩子需要的能量都不同,所以在两个同样分量的产品中建议优先选择能量低、蛋白质含量高、钠含量低的食品。


不同年龄轻体力劳动者的能量需要量(EER)

图片

以孩子都喜欢吃的薯片和巧克力派为例,每吃一袋薯片(30g),或是吃一枚巧克力派(34g)摄取的能量超过600千焦(相当于143Kcal),相当于1.2碗米饭。可想而知,这类食品并不适合经常给孩子吃。

图片

如在给孩子挑选肉松时,明显左边蛋白质含量更高(41.6g vs 25g),且钠含量更低(602 mg vs 680 mg)。

图片


三看营养声称

营养声称又分为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是一些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像经常见到的高钙饼干、低脂奶粉、无糖口香糖中的“高”、“低”、“无”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含量声称;像含有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C中的“含有”、“富含”就是与同类常见产品的比较声称。这些声称一定要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进行。比如想要在产品包装上注明“高钙”字样,根据《通则》要求,必须保证商品中钙含量满足要求:每100g≥30%NRV或每100ml≥15%NRV(如下图)。所以,家长朋友可以根据标签上的这些声称,购买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

图片

在这里特别提到一点,很多时候,营养声称所说的含量为0并不是绝对的没有,而是低于某一界限。比如固体和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每100毫升的含糖量不超过0.5g时,就可以声称为“无糖”。所以下次,您在给孩子选择的“无糖”食品配料表中发现了“糖”时也不用惊讶或疑惑。相信自己,它仍然是您孩子的最佳选择对象之一。

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