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说岳阳,今天我来说。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今天发表了联合署名文章《将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到底》,前不久,还专门组织对各地营商环境进行了暗访,一些地方“站位不高、工作不实、举措不多、创新不够、步子不快、成效不佳”的问题,让许多观看警示片的同志都深感压力山大、坐立不安。会后,全市各级各地都以问题为导向,闻令而动,立行立改,奋起直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邱 琪:
近日,湖南卫视播报了岳阳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报道,岳阳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抬高营商环境坐标,实施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拿地即开工、千万人才基金等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便捷性和获得感,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前四个月,该县新增市场主体接近7600家,同比增加超过50%。这说明,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我们不仅要大抓特抓,更要常抓不懈、常作常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力保障。
当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正在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我们在看到这些好的一面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有些地方仍然存在“不谐音”,有“温差”、“落差”和“偏差”,没有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特别是有的地方与部门在抓优化营商环境时一阵风、运动式,没有整章立制,常治长效。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真诚希望,各级各部门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拿出超常胆魄、举措和力度,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为岳阳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