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谢木子 李亚麟) 连日来,长江大保护岳阳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晴好天气,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利用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推进湖滨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施工。这种不下人工探管道、不开路面修管道的作业模式,为城市疏通“血管”、修复“代谢系统”按下了施工“快进键”。
岳阳项目是长江大保护第一批先行先试城市试点工程,通过管网改造、修复、清淤,完善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从整体上系统解决消除黑臭水体、城市内涝等生态环境问题。相较于常见的开挖修复,该项目在建设工程中采用“管道非开挖修复综合关键技术”,包括管道检测机器人、杆式潜望镜、紫外光固化修复车、吸污车等非开挖管道修复设备,相当于拍个CT就能找到症结。
检测机器人获取管道内壁全景图像后,工作人员会在塌陷、破裂、错格的地方放置钢套环,再用千斤顶顶起来,形成管道内撑。
中建二局长江大保护岳阳项目网格管理人员 麻成兵:我们会下那个紫外光固化材料,进行全部内壁的一个包装,然后再用那个打气撑起来,让它那个紫外光固化材料跟这个钢套环贴起来,完全贴起来,然后再下那个紫外光固化灯照起来,然后固化到里面形成管道内壁。
目前,中心城区有6个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在同时进行,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在项目中充分发挥速度快、安全性高、易控制的优点,加快推动管网修复,实现长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形成在岳阳市范围内可推广、可借鉴的水环境综合管理治理示范项目。
长江环保集团岳阳三峡水环境公司湖滨项目负责人 刘睿:开挖路面的话,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对此段管道进行修复。采用紫外光固化,只需要占井口的位置就可以对管道进行修复了,对周围环境,然后对市民出行影响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