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男子仅靠脂肪存活1年多?人如果没有脂肪会......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4-13 11:05:44

脂肪


图片

三月不减肥 四月徒伤悲

眼看着要迎来五一小长假了

各位小哥哥小姐姐们

你们和“脂肪”说再见了吗?


说道“脂肪”,我们对它的感情也是复杂;饭桌上,看到它,多半瞬间幸福感充盈味蕾;身体上,看到它,那就是游泳圈,蝴蝶袖,嫌弃不已;要是藏在内脏内,就更让人头疼…….


图片


会不会有人想过,要是没有“脂肪”就好了。怎么吃,都不会变胖


但实际上,肥胖和脂肪,其实是两回事。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


脂肪的那些事儿


脂肪,人体的守护卫士


图片


虽然大家都很嫌弃脂肪先生,但脂肪先生可是一直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1.能量平衡的守护者


当能量摄入超过输出时(吃得多动得少),脂肪组织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细胞的脂滴中。


简言之,如果你遇到长时间不能吃东西的情况,这些甘油三酯会被分解为可以供应能量的脂肪酸,通过血液运输给需要能量的器官


毕竟原始社会,没有食物是经常的事情,若没有脂肪救济,人类恐怕无法生存和繁衍。


图片


那大家要问了,那人类光靠脂肪生活能生存多久呢?


医学文献的普遍共识是,饥饿中的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会死亡:体内的蛋白质被耗尽,或者脂肪被耗尽——具体死亡原因以先耗尽的物质为准。


如果你有水,不进食的话,你可能可以活2-8周。当然,这取决于你体脂肪的多少,对于肥胖的人来说,时间就更不好说了。


历史上就一个与此相关的案例:在1965年的苏格兰,就有一个极度肥胖的男人忍饥挨饿,靠体内脂肪存活了1年零17天。当地医务人员也一直在监护着他,他们只给他喂酵母、多种维生素,偶尔给他的心脏补充钾元素。


医务人员们每天都会密切关注着他的情况,并进行了常规血液检查。而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他的体重就从456磅降到了180磅。不过在5年后,他再次出现体重增加,但还好,他的体重仅增加了15磅。


当然了,大家别想着也靠这种方式减肥,禁食可能会引起许多的并发症,包括完全性心力衰竭和禁食后可能致命的乳酸性酸中毒等。


因此,为了自己的生命,最好还是多采取运动,调整作息的健康方式来进行减肥。


2.内脏器官的“保护伞


此外,脂肪也是内脏器官的“保护伞,它主要储存在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对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3.大脑的“必需品


在大脑必需的8种营养素中,脂肪位列第一。在大脑的构成中,脂肪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主要用于生成新的细胞膜和维护已有的细胞膜。


婴儿的大脑和智力发育尤其需要脂肪,脂肪还能帮助阻止衰老带来的大脑退行性变化。


4.促进吸收


此外,帮助人体吸收营养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是脂溶性的,膳食中的脂肪能帮人体吸收它们。



脂肪的分类


图片


脂肪按照颜色,可以分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米色脂肪。


白色


位置:大多位于皮肤下面或内脏脂肪周围。

用途:用于储能、保温、润滑、减轻内脏震荡。


棕色 


位置:大多分布在锁骨和脊髓周围。

用途:主要是产生热量,维持体温。刚出生的婴儿棕色脂肪最多。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最新研究发现棕色脂肪有助控制肥胖,降低糖尿病风险。


米色


位置:隐藏在白色脂肪

用途:目前对米色脂肪的研究太充分,当遇到寒冷等刺激时,它能像棕色脂那样产热。


好脂肪vs坏脂肪


脂肪中95%以上是脂肪酸,不同的脂肪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好有坏。


图片

饱和脂肪酸篇 


饱和脂肪酸多见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摄入量过高易导致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猪油、黄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中饱和脂肪占比较高,但所含胆固醇较多,过多食用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图片

 不饱和脂肪酸篇 


不饱和脂肪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前者是橄榄油、茶籽油的主要成分,花生油、芝麻油也含一些,适量摄入这类脂肪利于降血脂、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亚油酸、EPA(“血管清道夫”)、DHA(大脑形成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是后者的典型代表,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图片


亚油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食物中获得。一般食物含EPA和DHA较少,需通过适量多吃肉质较肥的鱼类来补充。


值得提醒的是,食用油虽然有健康益处,仍要控制总摄入量,尽量控制在每日25~30克之间。


图片

反式脂肪酸篇


反式脂肪在天然食物中相对较少,多半来自加工食品,比如蛋黄派、珍珠奶茶、炸薯条、薯片、糕点、饼干、冰淇淋等。


反式脂肪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水平,这三点都与心脏病相关。它还会降低起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让血小板更,容易形成血栓


管理身体里的脂肪储存量


如何把脂肪的健康益处最大化,同时控制它的负面影响?


计算你的“健康”体重国际上推荐用“体质指数”BM衡量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健康。


BMI=体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范围是18.5-23.9,超重为24~27,肥胖为28~32,高于32即为非常肥胖。


控制总热量入


在膳食平衡、营养全面的前提下,控制总热量,吃肉时优先选择低脂肪蛋白的虾仁、去皮禽肉等,注意控制肥肉,食用油等高脂食物的摄入


吃脂肪,要“挑挑拣拣”


图片


饱和脂肪要少吃,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吃,多不饱和脂肪酸刻意吃。尤其要控制反式脂肪的摄入量,  多留意标签上的成分表,选择不含反式脂肪或反式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


运动是最好的平衡方式


运动是维持身体内脂肪平衡的好办法之一,尤其对脂肪储存量比较“丰厚”的人来说,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运动方式。

图片

最好是先做无氧运动(如仰仰卧,举腿,卷腹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然后做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的脂肪。


无氧运动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有氧运动30分钟到40分钟,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脂肪有了改观呢?


脂肪既有好处也有害处,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所以日常生活无论是极端节食还是大鱼大肉都是不可取的,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定期体检,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