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罗远 彭杨 实习生 杨芊)今年来,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以己内酰胺全产业链搬迁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创建“五好”园区,通过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挖掘产业链潜力,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
岳阳振兴中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退二进三重点企业,整体搬迁入园后,为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企业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三甲苯车间设备,更新置换成己内酰胺上游所需的双氧水生产装置,在原有员工人数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生产效益翻番,污染物排放减半的目标,效益实现了裂变式增长。
岳阳中顺振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攀:在淘汰落后产能之后,我公司在土地面积不变、人员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产值由8000万到4个亿的飞跃,同时亩均税收由每亩8万元,提高到了每亩40万元以上。
化工产业有着非常清晰、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我国目前可生产约6万多种化工产品,而且上下游联系紧密,产业链延伸空间较大,补链强链的潜力巨大。目前,在园区的积极扶持引导下,振兴中顺年产8万吨双氧水的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即将投产。他们生产出来的这些双氧水,又成为园区其他企业的重要原料,形成了内循环。
记者 彭杨:我手上的这一个一次性饭盒具有全生物降解性,即便是废弃在自然环境下,也能在一年的时间左右完全降解,而生产出这样新型环保的产品,必然离不开一种原料,它叫做己内酯,在全国只有岳阳的聚仁化工才能生产出来。
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函宇:我们现在利用己内酯的完全可降解性能,结合我们的淀粉等一些可降解材料,做出的这种塑料可以替代普通的塑料,特别是它在废弃后,进入环境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就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己内酯正广泛应用于新材料制作生产,与常规PVP和PEP塑料材料相比,利用己内酯生产出来的塑料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聚仁化工的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以后,企业正开足马力24小时满负荷生产。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聚仁化工经历了近8年的摸索,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超过10%。在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期和遭遇国外同行打压时,园区多次组织工信、科技等部门深入调研,从技术攻关、财税金融等方面,为企业纾难解困,助力爬坡过坎。
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函宇:至少有三次是救了我们聚仁一命的。你企业有困难之后,园区能够快速地响应,一批一批地来到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面临的困难,这样才能有精准的支持。
目前,聚仁化工己内酯产品已达到或赶超国际同行业水平,产品广泛应用在聚氨酯改性、水性涂料、胶黏剂、生物医用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领域。今年,公司已启动了年产5万吨己内酯及配套产品项目,希望拉通己内酯经济产业链,为解决当前较为突出的产业升级及塑料污染问题发挥作用。
记者 彭杨:在我的身后,己内酰胺搬迁扩能项目工地机声轰鸣,这样的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正像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呈现出来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样,热气腾腾,活力满满。今年,园区将以更大力度抓项目、兴产业、强园区,力争完成技工贸总收入、税收实现“双翻番”。产业加速度,实干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