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除了血糖,这7类检查糖尿病患者也要密切关注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3-28 10:55:53
图片






糖尿病患者需

关注的健康指标


图片
图片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自己要密切监测及复查跟血糖有关的指标,比如空腹和非空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等。


而除了血糖,还有哪些指标是糖尿病患者必须得关注的呢?


图片


一:血压


图片


糖尿病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及随访过程中要常规测量血压,推荐糖尿病患者监测家庭血压,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以及管理血压。


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科学饮食、控制体重、不吸烟喝酒、多多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



二:血脂



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血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持续性餐后高脂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轻度升高等等。这些血脂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查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G、LDL-C、HDL-C)。



三:肾脏疾病相关指标


图片


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病可以累及全肾,所以关注肾脏相关的指标也很重要。


2型糖尿病者在诊断时就应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这种筛查方式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伤。



四:眼科检查


图片


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其他方面的眼科检查。


如果做不了全面的眼部检查,也可由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



五:下肢动脉病变检查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通常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超声多普勒、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帮助检查下肢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病变。


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常规进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筛查。


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如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至少筛查1次。


对于有足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不论年龄多大都应该进行全面的动脉病变检查及评估。



六:糖尿病足相关检查


图片


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年都进行全面的足部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以前血管方面的病史,评估目前神经病变的症状(疼痛、 烧灼、麻木感、感觉异常)和下肢血管疾病(下肢疲劳、 跛行),以确定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因素。


检查应包括皮肤视诊(包括是否有畸形、溃疡、皮肤颜色变化等)、神经评估(针刺试验、振动觉试验、踝反射等等)、血管评估(触摸下肢和足部血管搏动)。



七:神经病变检查



神经病变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肢体疼痛、麻木,体温调节、泌汗异常等表现。


医生会联合使用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来检查患者是否有神经病变。


通常,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1型糖尿病在诊断后5年就要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95.

[2]严同, 许樟荣. 糖尿病足诊疗过程中哪些诊断试验是有用或无用的?[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2):4.



- The End -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