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罗远 熊拓 廖湘明)打更,既能防火又能防盗,是古人智慧的体现。直到今天,打更仍然能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发挥重要作用。在岳阳楼下的汴河街,每天都有一位身着古装、手提铜锣的老人巡逻打更,他那颇具花鼓戏韵味的防火号子,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安全感,更成为了景区一道流动风景线。
68岁的程雨华,退休前是临湘市花鼓戏剧团的一名演员,吹拉弹唱样样在行。2019年,他从前任打更人手中接过铜锣和竹梆,开始在汴河街上“打更”“喊火”,在舞台上活跃了大半辈子的老程很懂得观众的心理,为了让这份差事更有看相,他特意申请了一套专业的“行头”。
汴河街消防志愿者 打更人 程雨华:过去打更啊,都是穿的这个衣服,戴着这个帽子,再加上匹配汴河街古香古色的建筑,不就融为一体嘛。
早上9点,老程准时到岗。换上“打更服”,提上铜锣,扛起竹梆,带着蓝牙音箱,从汴河街的南头出发了。
敲两下锣,吆喝一声,老程沿着汴河街的青石路一路往北,铜锣声和防火号子响彻街头巷尾。
游客 马梦娜:很特别,很新颖。
游客 廖先生:给小孩子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边玩一边学习消防知识。
商户 杜志豪:用火用电宣传得非常到位,还有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的客流量,非常好、非常棒。
记者给老程算了一笔账,他每趟巡逻约1.5公里,每天至少来回16趟,一天下来就是24公里,一年365天最少8000公里。在火灾多发的冬季和假日期间,程雨华还会加大巡更频率。
汴河街消防志愿者 打更人 程雨华:你比如晚上七点钟上班,要走到十点多钟快十一点,基本上游客不多了,才能够下班。
打更是个经年累月的辛苦活儿,铜锣、梆子加音箱,至少十斤。三年下来,老程打断了好几根锣槌,竹梆子也磨坏了好几件衣服,可是只要看到商户和游客的笑容,他就很开心。巡更路上,他不但哼唱着山歌,还把消防口号改编成朗朗上口的花鼓戏。
汴河街消防志愿者 打更人 程雨华:目的是让游客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这里。这样人家听着就更加生动了不,再听了有一点味,有点味就记忆犹新啦。
汴河街是我市重要的风景旅游景点,总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多为木质结构的仿古建筑,人流物流交织,消防安全压力大。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汴河街从2007年开始“打更喊火”,今年已是第十五个年头,在李汉森、汤湘波、程雨华3任“打更人”的努力下,汴河街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汴河街消防志愿者 打更人 程雨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听到我在这宣传的时候,好多游客跟我合影留念,证明我这个宣传的力度已经深入到了人心。再加上防火防盗防疫情,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所以我也感到非常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