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血脂,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肥胖。这也并不是不无道理。从比例上看,胖人比瘦人更容易有高血脂。
可我明明很瘦,吃饭也清淡咋会血脂高呢?血脂高怎么破?现在下楼跑两圈来得及吗?要不要吃药治疗?……

但你不知道的是,并不是只有胖人才会得高血脂。瘦子患高血脂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高血脂通常指的是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量的升高。脂肪摄入过多、脂蛋白合成及代谢过程的异常均可导致血脂异常。
无论体型胖瘦,只要血脂高了,就容易造成“血液黏稠”,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中断,不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等发生。
01
高血脂危害大,但可控
严重时血流中断,不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等发生,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大量临床研究反复证实,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血清LDL-C水平下降,就可以控制血脂,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02
饮食及好习惯是基础
高脂血症与生活和饮食因素有很大相关性(尤其年轻男性),重点控制饮食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预防高血脂症。
☆ 合理饮食
少吃:油炸肥腻、胆固醇脂肪含量高及精细食物,甜点; 多吃:建议吃新鲜水果、喝白开水或茶水等,地中海饮食被称为地球上最健康的饮食搭配其主要组成是果蔬、坚果、豆类、全谷物等,油类主要是橄榄油,肉类则以鱼肉和禽肉为主。
☆ 适当运动
建议每周 5~7 天、每次 30min 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每天至少消耗 200 kcal热量; 可选择慢跑、快走、游泳、爬山等有氧运动; ASCVD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 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kg/m2); 控制体重除了能使 LDL-C水平降低,并提高HDL-C水平外,还能降低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的机会,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多种化合物,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能影响脂类代谢;
长期酗酒也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 保持充足的睡眠
建议睡前1小时避免打游戏、看影视作品等,并远离手机;
睡前少进食,尤其血脂高的人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但过度饥饿也会导致半夜饿醒,睡前可以吃黄瓜、西红柿等低热量、饱腹感强的食物。
03
瘦子也会高血脂!
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健康!
只要甘油三酯低于 5.6,可以暂时不需要服用药物,先调整生活方式,观察 1~3 个月,大部分甘油三酯能降到正常范围。
如果甘油三酯高出 5.6,应该及时服用降脂药物。如贝特类,尽快把血脂降至安全范围,以免发生急性胰腺炎。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基因导致,和饮食关系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很瘦、饮食很清淡,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依旧很高的原因。
一般,当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大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比如他汀类药物。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3~6个月后,应复查血脂水平,若达标,可继续饮食和非药物治疗,每6个月~1年复查1次。
☆Tips:
建议 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 1 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 和 TG);
建议 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 3~6 个月测定 1 次血脂;
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 24h 内检测血脂。
☆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有ASCVD病史者;
存在多项ASCVD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65 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04
高脂血症,还得时刻盯着!

☆ 饮食与非药物治疗者:
开始 3~6 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须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 1 次。
☆ 药物治疗者:
首次服用调脂药者,应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及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如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改为每6~12个月复查 1 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1次;
如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需调整调脂药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进行治疗; 每当调整调脂药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6周内复查。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