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罗 远 廖湘明)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我市在源头和路面不断加强对货运车辆的管控,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
在岳阳县辖区,矿山、砂石场、混凝土搅拌站遍布,由于线长点多面广,加上过去全靠人工管控,存在监管死角,货源企业和驾驶员对超限超载行为抱有侥幸心理。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岳阳县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加速重点货源企业监管平台建设。截至今年6月,县域范围内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全部纳入治超站监管平台,实行24小时实时监管。
岳阳县超限治理站副站长葛锐:通过轮轴识别系统,能够获取这个车辆能装载多少,也就是说国家规定的吨位,第二个监控画面可以获得这辆车的实际装载数量,最后一个画面就是通过车牌识别系统,我们可以获取这个车辆的车牌信息,一旦超载,就可以及时通知源头企业,立即整改卸载货物。
同时,每家企业的每个货运车辆进出通道都安装了6个摄像头,分别进行全景抓拍、轮轴识别和车牌抓拍。
岳阳县超限治理站站长陈时军:源头企业纳入监管以后,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5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纳入了监管平台,确保货车不“带病上路”。针对少数没有纳入监管平台的货运车辆,市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办加强协调督导,运管、交警等部门实现现场执法与办案联动、治超平台数据共享,实时汇总涉嫌违法车辆信息、违法现场信息。全市多部门还联合开展治超攻坚行动,严厉打击散货车辆、过境车辆超限违法行为,有效提高治超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