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汨罗台 张为 胡清)汨罗屈子祠镇一建设工地出土两件商代晚期青铜器,昨天经专家鉴定,分别定为一级(甲)和一级,其珍贵程度达到“国宝”级。
11月16日,在汨罗市屈子祠镇双楚村,工程人员在修路挖土时,不小心刨出了一个“老物件”。经汨罗市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鉴定,这件青铜器体型硕大,通高67厘米,通宽41厘米,器身呈扁圆形,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工艺精湛。
汨罗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赵磐:这件商周时期器物出土时,还有一件兽面纹青铜贯耳壶倒置在觥的腹内,这件整体器型比较独特。
自发现文物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与岳阳、汨罗文保工作人员共同成立联合考古调查勘探队,历时六天对整个文物挖掘现场开展进一步勘探,最终经省、市文物专家鉴定确认,将青铜器名称定为“商兽面纹扁体筒形觥”,级别为国家一级(甲),另一件名称为“商兽面纹青铜贯耳壶”,级别为一级。
汨罗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赵磐:湖南地区历年来出土过大量商周青铜器,其中有很大一批发现于江边或江旁的山包上,以单件或成套的形式出自于坑中,在这类坑的附近往往找不到其它遗迹遗存的现象,因此约定成俗地将其称为“祭祀坑”。本次两件铜器的出土背景可能与此类似。
目前,出土文物相关情况已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汨罗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上报至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据了解,近十年来,汨罗市沿汨罗江北岸共出土四件青铜重器,且均为商代晚期文物。